车载还须论斗量,烧经野火白于霜。
蜗庐莫是藏螺女,一色人家牡砺墙。

【注释】

壬辰:1832年。澎(péng):台湾旧名,指台湾岛。陈廷宪:台湾的前任巡抚。澎湖:台湾本岛及附属岛屿的总称。续编:即《澎湖志略续编》。蒋怿庵:蒋式瑆字怿庵,号石屏,浙江仁和人,乾隆举人。有《石屏文集》。

【译文】

1832年春天仲来台省抚恤,历时三个月而事毕,公暇时浏览了蒋怿庵同年所辑的《澎湖续编》中有关澎湖的诗作,因之勉成和章一首,作为对蒋怿庵同年的别情。

车载归去还须斗量,烧经野火白于霜。

蜗庐莫是藏螺女,一色人家牡砺墙。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酬赠对象为蒋式瑆。蒋式瑆,浙江仁和人,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他与林则徐同朝为官,又同为福建学政,所以与黄遵宪交谊很深。这首诗是黄遵宪赴台省抚恤时写给蒋式瑆的长篇五言律诗,诗中以“斗量”和“一色”两词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蒋式瑆的深厚友情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愤慨之情。

首句“车载归去还须斗量”,意思是说,我驾车返回故里,要经过多少艰辛?这需要用斗来计量才能知道。诗人通过夸张手法,抒发了自己在台省抚恤时的辛劳之苦。“斗量”在这里既是指实际的度量工具,也象征着诗人的辛苦历程。诗人用这样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蒋式瑆的感激之情。

第二句“烧经野火白于霜”,意思是说,那些焚烧经文的野火,燃烧起来比霜还要白。这里,诗人将火烧经文与霜相比,既表达了自己对蒋式瑆在学术上的成就的敬佩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愤慨。

接下来两句“蜗庐莫是藏螺女,一色人家牡砺墙”,意思分别是,那间蜗庐是不是藏着像小螺那样的美人?那堵牡砺墙是不是也像螺壳一样的颜色?这句诗表面上是在询问蒋式瑆的住宅情况,实际上是诗人在借问以表达自己对蒋式瑆的关心和敬意,同时也借此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慨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蒋式瑆的描写以及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排比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