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克己
鶗鴂一声春已晓。 胡蝶双飞,暖日明花草。 花底笙歌犹未了。 流莺又复催春老。 早是残红枝上少。 飞絮无情,更把人相恼。 老桧独含冰雪操。 春来悄莫人知道。 注释:鶗鴂(zhuī jué)一声春已晓。鶗鴂鸟的叫声,春天到来。胡蝶双飞,温暖的阳光照耀着花草。花底下的笙歌声还没有停歇。流莺,即黄莺,又作莺、莺儿,鸣声婉转悦耳,常用来代指春天。早是残红枝上少。飞絮,飘飞的柳絮。无情,无心机巧,没有情意
浣溪沙 · 元夜后一日史生仲恭久客初还酒闲喜为赋此 马上风吹醉帽偏。一川晴雪袅吟鞭。冷云堆里指家山。 慈母已占乌鹊喜,佳人望月拜婵娟。今宵人月十分圆。 注释:马上风吹着醉了的帽子有些歪斜。在晴朗的天空中看到远处的雪白的山岭。我的母亲已经盼望着我回家的消息,像喜鹊一般地欢叫。美丽的女子仰望着天上的月亮,向嫦娥、月亮和星辰行礼。今天晚上月光和人的团聚,真是完美极了。 赏析
水龙吟·寿舍弟菊轩 天高秋气初清,姑山汾水增明秀。黄花红叶,输香泛滟,恰过重九。细捻金蕤,旋题新句,满斟芳酒。况人生自有,安排去处,须富贵、何时有。 休说山中宰相,也不效、斜川五柳。锄犁自把,山田耕罢,双牛随后。经史传家,儿孙满眼,渐能承受。待与君坐阅,庄椿岁月,作皤然叟。 注释: 1. 天高秋气初清:天空很高远,秋天的气候已经清新了。天高秋气,指秋天的天空高远而清新。初清,刚开始清爽。 2.
【注释】 无堪:不堪,不能忍受。 蔬笋:蔬菜。 东君:春天的主宰者。 忧喜相寻:忧愁与快乐互相纠缠。 致主无心:指不关心世俗事务。 蛮触:古代对两个相邻国家之间的争端或争执的比喻。此处指功名之争。 【赏析】 《大江东去》是一首豪放词,抒发了作者对于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在这首次韵答彦衡中,作者以更加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名利、得失、荣辱等世俗之事的超脱态度。 “无堪老懒,喜春来蔬笋
诗句解读与翻译: 1. 万籁收声,六花呈瑞,小桥路断江边。笑潮州刺史,匹马蓝关。漫有清名千载,一杯酒、孤负生前。争如我,围炉小酌,和气笑中还。 - 解释:在宁静的夜晚,四周的声音都消失了,天空中飘散着雪花(六花呈瑞)。诗人漫步于小桥之上,却突然发现桥已被积雪压断,只能从远处看到江水流淌的方向。他笑着回忆起自己曾作为刺史,骑马经过这里,但如今只能独自面对这寒冷的夜晚。虽然拥有美好的名声
《满庭芳·山居偶成》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隐居生活的情趣,下片写归隐生活的打算。全词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清新淡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译文: 我回家去了,家在哪里呢?就在水边、林边结庐而居。没有人来打扰,也不用关门。就像蜗牛角斗一样,荣枯的事,也与我不相干。可惜啊,清澈的溪水流向远方,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我不知道我的身在哪里,任它随遇而安,像鸟儿在木雁之间徘徊
【赏析】 此词作于宋高宗建炎四年元宵节,当时作者流寓在临安。词人面对月下花灯的盛景,追忆往日京城繁华,感叹今日的萧条,流露出故国之思,感慨万分。 上阕写元宵节的热闹景象。“暮云收尽”,日色已高,暮云消散,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挂在柳梢头,犹如银盘。东风轻拂,吹散了春天的寒气。皇帝乘着华美的彩轿,通宵出宫游赏,彩仗驾双鸾(彩仗,指用各种彩绸制成的装饰队伍;鸾,指凤凰一类的神鸟)。人们击响琴弦、奏起管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 那滚滚的长江向东奔流而去。可也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 旧营盘在西边,人们都说那是三国时候周瑜火烧赤壁的地方。乱石塞满了天空,汹涌的波涛撞击着峭壁
注释: 春色三分,犹未一、元宵才过。行乐处、软红香雾,未收镫火。杨柳梢头青尚浅,梅花萼底红初破。待东风、吹绿满瀛洲,愁无那。 译文: 春天的景色只有三分,还没有到元宵节过后的时候。游乐的地方有香雾和灯火,但都没有点亮。杨柳的嫩叶还泛着青色,梅花的花瓣刚刚露出红色。期待着东风,让绿色填满整个瀛州岛,但心中却充满了忧愁。 无一物,为君贺。歌我志,君须和。问人生底事,必须奇货。好对青山倾白堕
【注释】 五柳:指陶渊明。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中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三径:晋陶潜《归田园居》诗:“三径就荒畦,松菊犹存。”这里指隐居的住宅。 还自叹:还自感叹。 迎门笑语:形容邻里亲友间亲切友好的交往。 归去来兮尊有酒:陶渊明《归园田居》诗:“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这里借指饮酒消忧。 素琴解写无弦趣:陶渊明《归园田居》诗:“心泰何所似?委托在琴书。”这里借用陶渊明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