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寿宬
七爱诗赠程乡令赵君汉中牟令鲁恭吾爱鲁仲康,治理多吉祥。 害稻的蝗虫像狗牙齿一样,中牟县却无损伤。 掾吏惊讶雉鸡被驯化,儿童想念雏鸟刚刚长成。 河南有府尹,他的美德广传扬。 译文: 我非常喜欢鲁仲康,他治理国家非常吉祥。 害稻虫像狗牙齿一样,中牟县却没有被损害。 掾吏惊讶雉鸡被驯化,儿童想念雏鸟刚刚长成。 河南有府尹,他的美德广传扬。 注释: 1. 吾爱鲁仲康:吾,我对某人的喜爱;鲁仲康
七爱诗赠程乡令赵君汉雍丘令刘矩我喜爱刘淑方,礼貌谦逊能教化强。 谆谆教诲言,语意深沉又悠长。 愤恨为可忍,不可进入鸣弦堂。 诉讼者各离去,从此无他肠。 注释: 1. 吾爱刘淑方:我喜爱刘淑方。 2. 礼逊以化彊:礼貌谦逊能教化强。 3. 谆谆耳提训:谆谆教诲,耳提面命。 4. 忿恚为可忍:愤恨为可忍。 5. 莫入鸣弦堂:不可进入鸣弦堂。 6. 讼者各感去:诉讼者各离去。 7. 从今无他肠
【注释】 晴哢:鸟鸣声。劳心:使人心烦。不堪絷(zhí止):难以捕捉,无法抓住。 么凤: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歌善舞的凤凰。羽衣:用羽毛制成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情诗,借竹禽以寄兴言志。 首句“晴哢连林春翕(xī)翕”,写春日里鸟儿在林间啼叫,声音连绵不断,好像一片树林都充满了生机。第二句“一片劳心不堪絷(zhí止)”,写诗人听到鸟儿的啼鸣,心里感到烦乱不安,好像被束缚住了一样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诗的前两句中,把狸当作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狸的机灵狡猾,“捕鼠有心”一句,写它捕鼠的本领高强。后两句则写出了它的狡黠,“翻盆与覆碗”和“何须要见血淋漓”。 【答案】 译文:买鱼的日子天天都与狌狸相处,捕捉老鼠时有心思又何必等待饥饿?只要不翻盆子和倒碗子,又何必见到鲜血淋漓。注释:狌(xīng)狸:野兽名,即狸。 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诗
【注释】 七爱:指《七诲》。钟离意:《后汉书·钟离意传》说他“为人清白,仕郡不治产业,妻子对床而食,莫不感恩”,“以仁信为政”。乡令:地方官的称谓。赵君汉:字子高,东汉初年人。堂邑令:县令。汉邑:即堂邑,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张桥镇。 【译文】 我喜爱钟离意,他的服饰与众不同。 在荒僻的县邑,百姓没有房屋,只能修补竹木。 也有众多忧虑的人,惶恐害怕灾祸。 祈祷上天降雨,但雨水却用尽了,神灵也不畏惧。
【注释】 饭牛歌:在田间为耕牛准备饭菜的歌。 插遍水盈畴:田埂上,秧苗已经插完。 童稚:儿童。 呼:呼唤。 去饭牛:到田边喂牛。 极目:放眼远望。 平坡:平坦的山坡。 烟草细:指田间的青草,长得很细,颜色很浅。 歌声何处雨飕飕:是谁在唱着什么歌?那歌声从哪里传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图景:初夏时节,绿油油的秧苗插遍了田野,小孩子们欢叫着跑到田边来给耕牛准备午饭。远远望去
注释: 1. 午枕闲随梦出尘,醒后不记是城闉。 午枕:指午时睡觉。 闲随梦出尘:意谓在梦中不知不觉地走出了尘世。 城闉:城郭的外缘,泛指都市。 2. 寂无人语惟闻碓(du4),恐有穿腰持石人。 寂无人语:寂静无声。 惟闻碓(du4):只见舂米的声音。 恐有穿腰持石人:害怕有人手持石头穿通自己的腰部。 赏析: 此诗描写了作者在午睡中进入了一个神秘的梦境,醒来后却不知道是在哪个城市里
【解析】 此诗是诗人隐居期间所作,以写景为主。首句“闭息含真抱叶枯”,意指蝉儿在树枝上静坐修炼,吸吮树汁。第二句“春风将尽蜕寒肤”,描绘了蝉儿蜕皮的情景,形象地写出了它经历严寒的考验。第三句“绿槐忽作仙人啸”,描绘了夏日绿槐树上传来蝉儿的鸣叫声,仿佛仙翁挥动长袖在歌唱。第四句“长曳一声山日晡”,描绘出夕阳西下的景色,蝉儿在枝头唱着歌。整首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蝉儿拟人化为仙人,使诗歌生动传神
在宋代,蒲寿宬()创作的这首《赠林愚庵墨梅》中,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解读: - “色空已解花光意”:色空,即色与空的关系。解,理解、领悟。花光,指花的颜色和光泽。此句意为已经懂得了花的美丽与虚幻。 - “香影难随逋老踪”:逋老,指陶渊明,因隐居田园而被后人称为“陶潜”。踪,踪迹
又渔父四首 【注释】 青山淡淡水悠悠,有客江边孟浪游。 —— “孟浪”,指轻率浮躁,不认真。“悠悠”,水流的样子。 渔父相逢欲借问,掉头吟咏不相酬。 —— 借问:打听,问候。相:相互,互相。酬:酬和。 【译文】 青山淡淡水悠悠,有客江边孟浪游。 渔父相逢欲借问,掉头吟咏不相酬。 【赏析】 此诗为《渔父》组诗的第四首,写诗人在江边偶遇一位自称姓孟的老渔父。老渔父与诗人相遇,诗人想向他询问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