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羽
【注释】 犍为城:即益州郡治所成都。牂牁路:指从牂河驿道至犍为城的道路,因在牂牁江畔而得名。空冢滩:泛指水边荒坟。贾客舟:指商贩的船只。夷歌铜鼓:以夷(少数民族)乐器演奏的音乐。不胜愁:无法抑制忧愁。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是诗人被流放夜郎途中路过犍为城的时事感怀之作。诗人当时的心情是忧郁、悲苦和无奈的。 “犍为城下夜泊闻夷歌”,首句开门见山,直陈其事。作者由长安出发
注释:初到西城拜访礼少君,独自深入到洞天的云中。风吹过青桂树,寒花落下,香气围绕在仙坛周围。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第一次来到西城,拜访礼少君,并深入到洞天之中。他看到风吹过青桂树,使寒花落下,而香气则围绕在仙坛周围。整首诗语言简洁,但意境深远,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仙境的向往
梓州与温商夜别 凤皇城里花时别,玄武江边月下逢。 客舍莫辞先买酒,相门曾忝共登龙。 注释:凤皇城是成都的旧称,花时指的是花开时节,分别在这里指离别;玄武江是成都的一个著名景点,月下相逢表示在月光下相遇,逢在这里指遇到;客舍是旅馆,莫辞的意思是不要推辞;相门是指世代做官的家族,忝是辱的意思,共登龙指一起考中了进士,登龙比喻飞黄腾达。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和友人离别时的一首感怀诗
【注释】 过栎阳山溪: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南。栎阳,秦县名。山溪:山间流水。 众草穿沙芳色齐:草丛中,小黄花密布,色彩斑斓。 踏莎行草过春溪:踩着长满小黄花的草地走过春天的溪流。行:行走。莎:一种草名。 闲云相引上山去:天空中白云悠闲自在地飘动着,好像在引领我登上高山。 人到山头云却低:到了山顶,只见朵朵白云飘落在下面。人:作者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诗作。诗人在春日里漫步于山间溪边
【解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九华山与当地文人雅士聚会时所作的一首即兴之作。首句写宴席设在池上,五月的凉气扑人;次句点出“百花开尽”,水芝飘香;三句写主人以黄金之价买来美酒,邀请宾客;最后两句写宾客醉倒在檐前玉质雕花的榻上。这首诗写得轻快流畅,意境明丽,语言通俗自然,不假雕饰,读起来令人感到轻松愉悦。 【答案】 (1)译文:池上亭台在五月份的清凉中显得特别凉爽,百花凋谢,水芝散发着清香。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吴城古迹的诗,通过描绘吴王的旧地和馆娃宫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 吴王旧国水烟空(译文):吴王的故国,曾经繁华的宫殿如今只剩下了一片虚无的水气。 香径无人兰叶红(译文):曾经香气袭人的小路现在却寂静无声,只有红色的兰花在静静绽放。 春色似怜歌舞地(译文):春天的景色似乎在怀念那曾经歌舞升平的地方,每年春天都会早早开放。 年年先发馆娃宫(译文):每年都会在最早的时候
【注释】和:同“贺”。高评事:名不详。唐时称州刺史的官署为“衙”,“幽居”,指刺史的住所。 【赏析】此诗为送王中丞(即中书令王公)使君春游之作。首联写景,点出春游的主题;颔联写人,突出主人身份;颈联写情,表达对主人欢聚畅饮的期待;尾联写景,以落红点染出春意浓郁的氛围。全诗格调高雅,意境开阔,语言明快流畅,富有韵味
【解析】 此诗为一首酬答赠歌女之作。诗人与韦中丞同在花下夜饮,赠歌人以“绣被”相勉,表明其志趣高雅,不贪富贵。诗的前两句写歌女的娇艳动人和歌声的美妙动听;后两句写诗人对歌女的美好祝愿。 【答案】 ①银烛:银色蜡烛。煌煌:明亮的样子。②郎官:指韦中丞(即韦皋)。③不负春:意谓不要辜负这美好的时光
诗句解读 1. 喜雪上窦相公 - 解析:此句可能是描述雪花落在窦相公身上的场景。"雪上"表明雪花落在了某物体或人身上,"窦相公"则可能是某个人的官职或尊称,这里没有给出具体信息。 2. 千门万户雪花浮 - 解析:这句描述了整个城市的房屋都覆盖着雪,"千门万户"表示很多家庭,"雪花浮"形象地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样子。 3. 点点无声落瓦沟 - 解析:描述了雪花轻轻落下
诗句释义 1 十年劳远别: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和灵一上人在长时间的分离后,再次相见时的感慨。"劳远别"意味着在远离之后再次相聚,其中蕴含了辛苦、期待与重逢的喜悦。 2. 一笑喜相逢:这里的"一笑"指的是轻松愉快的微笑,"喜相逢"则表达了两人重逢时的喜悦心情。这句话传达了一种温馨、愉快的情绪,展现了重逢带来的快乐。 3. 又上青山去:表示灵一上人将要离开这里,前往另一座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