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夔
解析 1. 诗句逐句释义 - "喜诗如喜酒,举世流馋涎。问酒有何好,妙处竟不传。": 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认为诗歌如同美酒一样能让人陶醉,但其中的奥妙却难以被世人理解。 - "古人日已远,绝响三百篇。后来谁措手,讽咏皆陈编。": 感叹古代文学已经远去,留下的只有被人们反复吟诵的篇章。 - "自从骚选起,众作同虫蝉。宪章日沦丧,变灭成飞烟。": 提到从屈原以来
九日读陶渊明诗 晋有靖节翁,古昔称高士。 自陈簪组后,为义不两仕。 虽乏报韩功,深怀帝秦耻。 拂衣归故园,寒菊被栗里。 醉馀洒新诗,题自庚子始。 托此明大闲,言外有馀旨。 我生后千岁,历十五庚子。 区区一垤中,起灭纷未已。 壮夫感颓光,大运悲逝水。 登高极遐想,舒卷寓至理。 风期渺相接,衰暮竟谁似。 酌泉荐芳馨,茫茫九泉起。 注释: 1.晋有靖节翁:晋代有名叫陶渊明(字元亮)的人。 2
``` 翻译: 客有善谈谑者曰鳅鲇鱼龟皆水族也一日聚议谒河伯求职事鳅先去河伯授以右相鲇鱼次之授以左相龟行迟欲以翰林处之龟不愿曰好官二子俱做但愿河伯注长寿看二子做到何处其言虽谑可为发一笑也谩记其事 译文: 有一个擅长开玩笑的人说,鳅、鲇鱼和乌龟都是水族。有一天,他们聚在一起讨论拜谒河伯(即黄河的河神)寻求官职的事情。先说鳅,然后是鲇鱼,最后轮到乌龟。乌龟行动迟缓,希望能被安排在翰林院工作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上按察胡大使 - 这行诗可能是对某人官职的直接提及,表明其身份为“大”,即高级官员。 2. 我生苦不早 - 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出生时晚于有利时机的遗憾。 3. 已后朱紫阳 - “已后”可能意味着“以后”,“朱紫”在这里可能是对高官显爵的象征,“阳”可能是“朝”的意思,表示将来。 4. 居近世未远,颇亦承馀光 - 说明诗人虽生于后世但仍能受益。 5. 恭惟紫阳翁 -
这首诗是诗人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下面是逐句释义及注释: - “渊明归故园”:渊明,即陶渊明,他辞官退隐,回到故乡躬耕自食。这里的“归”字表示他回到了自己的田园生活。 - “心与境俱会”:陶渊明在田园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他的内心世界和自然景观达到了和谐统一的状态。 - “种菊满东篱”:他在自家的东边种植了大量的菊花。这句诗描绘了陶渊明亲自耕种、精心养护菊花的场景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利欲沈着人,犹如胶漆盘。” - 这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人们因利益和欲望而变得难以自拔的境况。"胶漆盘"指的是像涂有胶水的盘子一样黏合在一起,无法分开的状态。这里用来形容人被名利所束缚,就像被胶水粘住一样。 2. “谁能逝不濯,背走急水滩。” - 这句话意味着没有人能够逃避这种沉溺于欲望之中的困境。"逝不濯"意为逃避洗涤、摆脱,而"急水滩"则形容了艰难困苦的环境
夜坐阅书 贾不至千万,仕不至万石。 时运不济,事业难成,鬓发已白,年华老去。 平生用力处,文字派六籍。 一生所学所获,皆在文字之间,如六经之流。 胸中万斛泉,老不出涓滴。 胸中积蓄的才华,宛如万斛之水,却始终无法喷涌而出。 丈夫处世间,志愿何时毕。 身为男子汉,志向何时能实现? 怀抱此无用之物,价值连城而珍贵。 虽然无用,但如同宝玉一般宝贵。 蛟龙死泥沙,蟠屈留遗迹。 蛟龙虽死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先故居此山,两翁各婵嫣。” 注释: 先人曾在这山上居住过。这里的“婵嫣”指的是美丽的容颜。 2. “少翁复北徙,宅废馀此泉。” 注释: 年轻的翁(可能是先人的孙子)又搬到北方去居住了,留下的只有这个泉水。“婵嫣”在此可能是指先人的美貌依旧留在这个地方。 3. “翁死且求饮,他水辄弃捐。” 注释: 老人去世后,他的后代就找这里来喝水,如果别的水不干净,就都丢掉
这首诗是唐代李华的《题书堂壁》。 诗句释义: 我读书的屋子,先从兄时南曾用绿色猗郁来描绘它,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感叹存殁遂成长篇 峨峨高东山,迢迢青溪曲。(第一句) 采蘅撷薜荔,结搆蜗牛屋。(第二句) 中有读书堂,堂外万修竹。(第三句) 错出泉石间,翛然隔尘俗。(第四句) 劲刚逢干节,空洞夷齐腹。(第五句) 长钓横江鲸,翠立摩天鹄。(第六句) 借问主人谁,彼美清如玉。(第七句) 瓶罂空四壁
【注释】 折角牛:指耕牛,牛角有折断的地方。 山瘦石棱棱:形容山势险峻。 岁月老觳觫:意思是岁月在耕牛身上留下痕迹。觳觫:牛因恐惧而颤抖的样子。 掺掺过百指:用“掺掺”来表现耕牛劳作的情景。指牛耕田时用前蹄刨土的动作。百指:指牛的前腿。 仰种:指耕种。 短笛卧斜阳:意指农夫在傍晚时吹笛子休息。 我饭何时足: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吃上足够的食物,表示生活艰难。 【赏析】 这首诗以牧牛为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