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初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杨中斋的赠别之作。首联写自己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名利的追求;颔联写与友人相看文字中的青眼,并感叹自己的丹心都在简书中;颈联写对当时人物的评价,认为他们各有所好,各有所长;尾联写自己无法忘记那些朋友,希望他们能继续前行,不要在意自己的离去。 译文: 每惊尘虑顿成空,曾接君侯玉麈风。 青眼相看文字里,丹心都在简书中。 一时人物谁轻重,千古讥评几异同。 明日洪都宪司去,不能无意失诸公。
注释:青霞观 花枝斜倚曲折的竹子,青眉仙者居其中。清露与香气交织在一起,晚风吹着仙鹤翩翩起舞。只知道现在没有笔,谁能相信人间另有天。叫断青鸾也飞不到,黄尘相隔三千里。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和仙境般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青霞观中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青鸾无法飞到的描绘,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沁园春·次张可与郎中韵。可与郎中与晋卿德昌以乐府相唱酬不揆奉次 诗句翻译:三位贤士追随我,文笔如山峰般高耸,司马相如曾登上林。遥望远山雨后初晴,阳光照耀下群山青翠欲滴;湖面风起波涛涌动,晴朗天气如同金色的绸缎。年老体衰怎能承受这美景,只能停舟欣赏此景之美。一曲高歌罢,仿佛千山明月清冷,万壑龙吟震撼人心。 注释:三子,指跟随的人。文采飞扬,如高山峻岭。相如,指司马相如,汉代著名的辞赋家。上林
【诗句释义】 褒斜路:古道名,指褒斜二谷。褒斜道是古代通往汉中的一条道路。吴头楚尾:泛指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风雨江船:在江南一带乘舟航行。 【译文】 冷云冻雪覆盖着褒斜路,路上泥泞滑得像登天一般。近年来又来到吴越之地,这里山高路远,风雨交加,只能乘坐小船。只要能健健康康,心里踏实过活,钱财多少就不在乎了。从今往后只希望儿子成家立业,女儿出嫁,家中鸡犬不缺,过着安定的生活。 【赏析】
《鹧鸪天·九日晋溪》是元代诗人魏初的作品,属于中国古典诗词的范畴。下面将逐句进行解析: 1. 何处龙山事不偏: - 何为龙山:龙山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方或景点,古人常用“龙山”来指代名胜古迹。 - 事不偏:意指无论在何处,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故事,没有偏颇之分。 2. 晋王祠下水浮天: - 晋王祠:晋王祠可能是纪念某个重要人物或事件的祠堂,通常与地方的历史和文化紧密相关。 - 水浮天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翻译: 1.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 "去岁今辰"指去年今日,"却"是返回的意思。"家"是指家乡。"又天涯"表示远离故乡,身处异地。 2.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 "一春心事"指整个春天的心事或情感。"闲无处"表示心事无处诉说。"两鬓秋霜"形容头发已经变白。"细有华"指头发虽然变白,但依然细腻有光泽。 3
诗句解释 - "少日教儿苦读书,只今骢马到亨衢。": 年轻时辛勤教育儿女刻苦学习,现如今儿子已经步入社会,事业有成。 - "镜中双鬓秋难染,膝上诸孙玉不如。": 镜子里的自己因年纪渐长而双鬓已染上了岁月的痕迹,膝上的孙辈们还像玉石一样纯净无瑕。 - "花澹澹,竹疏疏,风流好个寿星图。": 周围环境是淡淡的花香和稀疏的竹子,构成了一幅优雅的画卷,象征着寿星般的长寿和风雅。 - "平安日月从今数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秋娘”、“思佳客”。唐教坊曲名。 凤城:古都名。即京城长安。 秦京:指长安。 半风半雨:一半是风雨,一半是和顺、平静的日子。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此时天气晴朗温暖,草木开始生长,正是春游的好时节。 碧玉瓶:一种精美的瓶子,多用来装酒或其他饮品。 【赏析】 此词为作者送别王敬之御史耿伯玉台掾的赠别之作。上阕写与友人重逢的欢乐之情
鹧鸪天·次姜御史韵 雨过鸡窗觉梦清。文书一束五更灯。愁于饥鹄痴于鹤,闲爱孤云静爱僧。 人似月,酒如渑。几时别墅醉秋镫。高情千古闲居赋,世故驱人不易能。 注释 1. 雨过鸡窗:形容雨后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环境。 2. 文书一束:形容工作或学习的繁忙。 3. 五更灯:形容夜晚工作的辛苦,尤其是在五更时分。 4. 愁于饥鹄痴于鹤:形容忧愁与孤独的状态。 5. 闲爱孤云静爱僧:形容心境闲适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能力。 首联“离骚痛饮,问世上功名,毕竟何物”,意思是说,我痛饮离骚,谈论世间的功名利禄,到底什么才算是真东西。“痛饮”一词,表现出诗人对功名的鄙弃,同时也表明他豪放的性格。“问世上功名,毕竟何物”两句,诗人以屈原自比,表明了他对世俗功名的鄙视。“眼底谁知许事”,意思是说,你眼中能看见的事情有多少呢?“眼底”,一语双关,既指眼目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