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放
译文: 我想和你一起手挽手登上高楼,一到门前却已没有兴致。 我怎么能学那年少人头上插茱萸呢? 注释: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 凝:杨凝,字云卿,诗人好友。 崔淑:不详其姓,疑为杨凝之友。 期:约定。 登江上山:即登山观景之意。 会有:原指必定会来,此处指重阳节有登高赏菊之俗。 故:指重阳节登高、赏菊习俗。 不得往:不能前去。 因:所以。 赠(zèng):赠送。 赏析: 此诗首句点明时日
【注释】: 知君住处足风烟:知道您的住所有如风烟一样幽静。 古寺荒村在眼前:在您眼前,是古寺庙和荒芜的村庄。 便欲移家逐君去:想要搬家追随您而去。 唯愁未有买山钱:只是忧愁没有买山的钱。 “买山”是唐代隐士生活的一种方式。即购买山林,隐遁山林。 【译文】: 知道我的住处有如风烟,古寺庙和荒芜的村庄在眼前。 就想搬家追随您而去,只是担忧没有买山的资金。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张山人的敬仰之情
杨子津送人 今日杨子津,忽见五溪人。 老病无馀事,丹砂乞五斤。 注释:今日,我忽然在杨子津遇见了五溪人。因为年纪已大,疾病缠身,已经没有多余的事情可以去做。现在,我向这个人请求五斤丹砂。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杨子津偶遇五溪人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诗人感叹自己年老体衰,疾病缠身,已经无法再有所作为。而此时,他向五溪人请求五斤丹砂,可能是希望借助丹砂的神奇功效来治疗自己的疾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独坐三台妙,重阳百越间。 - 独坐三台:意指独自一人坐在高高的平台上。三台,通常指的是古代的天文观测台,这里可能是指一个高处的地方。 - 重阳百越间: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节日之一,而“百越”是指中国的南方地区,这里暗示作者在南方过节。 水心观远俗,霜气入秋山。 - 水心观远俗
秣陵送客入京 秣陵春已至,君去学归鸿。 绿水琴声切,青袍草色同。 鸟喧金谷树,花满洛阳宫。 日日相思处,江边杨柳风。 注释: 秣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古人常用此指代南京。 君:这里指的是送别的朋友。 学归鸿:比喻朋友如归鸿,即将回到故乡。 绿水琴声切: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动人。 青袍:青色的衣服。 金谷树:古代名胜,位于河南洛阳市西北,是王恺所建,故又称“王家林”。 洛阳宫:洛阳宫殿,象征繁华之地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灵门寺赠灵一上人 - “所思劳旦夕,惆怅去湘东。” 注释:思念之情让人日以继夜地劳心伤神,离开湘东(一个地名)后感到无比惆怅。 译文:(我)思念之情让人夜以继日地忧心忡忡,离开湘东后感到无比惆怅。 2. 禅客知何在,春山几处同 - “禅客知何在,春山几处同。” 注释:不知远行中的禅师们身在何处,只希望在春天的山水中能有几位同样修行的友人相伴。 译文
题竹林寺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能得几回过。 注释: 1. 岁月人间促:岁月匆匆,人间忙碌。 2. 烟霞此地多:这里的烟雾和彩霞很多。 3. 殷勤:这里指的是热情或深情。 4. 竹林寺:一个位于竹林中的寺庙。 5. 能得几回过:能够再次来到这个寺庙是不容易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繁忙的人间和一个宁静的寺庙之间的对比。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赞美了这个地方的自然美景
江上送别 浦边新见柳摇时,北客相逢只自悲。 惆怅空知思后会,艰难不敢料前期。 行看汉月愁征战,共折江花怨别离。 向夕孤城分首处,寂寥横笛为君吹。 注释: 1. 浦边新见柳摇时,北客相逢只自悲:在浦边的岸边,我看到了新长出的柳条,随风轻轻摇曳着。而来自北方的游子们相逢在一起,只能独自感慨悲伤。 2. 惆怅空知思后会,艰难不敢料前期:心中充满了惆怅和无奈,只是知道以后可能还会相见
【注释】 毗陵:古地名,今江苏无锡。留别:离别。 相随日日生:春草每年新生,而人的白发却一年又长出许多。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友人后有感而作的。首句写“别离非一处”,说明这次分别不是在一个地方,而是与友人分别;次句说:“此处最伤情”,表明自己心情特别悲伤。第三句“白发将春草”,用春草比喻白发,形象地写出了白发一天天增多的愁苦心情。最后两句写春草每年新生,而人则一年又长出许多白发
经故贺宾客镜湖道士观已得归乡里,逍遥一外臣。 那随流水去,不待镜湖春。 注释: - 经故:指经过、访问旧地。 - 归乡里:回到家乡。 - 逍遥一外臣:形容自己在外为官时的自由自在。 - 那随:就随着。 - 不待:不等、不等待。 - 镜湖:古地名,此处借代镜水,象征清澈的湖水。 - 空馀:只有……余下。 - 学仙:学习修炼成仙。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在离开官场后,回归故里的自由与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