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棠
【解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首联写荒关无守吏,“亦耻白衣过”,表现了戍楼荒凉,守卒稀少的边塞景象。颔联“地广人耕绝”一句,以夸张手法写出了边塞地广人稀、物产丰富却无人耕种的凄凉景象。颈联写雁鸟因天寒而飞下,诗人则遥思家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尾联写诗人在日暮时分抒发了思念亲人的情感,最后放歌高唱。 【答案】 译文: 荒废的关门没有守卫士兵,我也羞于穿着白色衣服经过这里;
注释: 城非宓子贱的邑,馆亦号闻琴。 乃是前贤意,常留化俗心。 代公存绿绮,谁更寄清音。 此迹应无改,寥寥毕古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诗,诗人通过描绘闻琴馆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前贤遗志的怀念和对音乐艺术的热爱。 首句“城非宓贱邑,馆亦号闻琴”。诗人开篇就点明了地点,城非宓贱邑,表明这是一座非同寻常的城市,而馆亦号闻琴,则表明这是一个以音乐文化著称的地方。 二、三两句“乃是前贤意,常留化俗心
注释:诗家依着朝廷的宫殿,野景像山中那样幽静清雅。 兰菊都含露水,杉梧桐树在风中摇曳生姿。 破门而入,韦曲对岸,浅水小溪与御河相通。 不要叹为连年不遇知音,您要遇到明君才能得志。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 全诗前四句写李昌符的住所景色,后四句写李昌符的遭遇和感慨。 首联“诗家依阙下”,以诗人自比为“诗家”,说明自己虽居草堂,却心系朝廷,思念君王。同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关键的字、词或句子即可。此题要求学生回答诗句的译文,赏析等,注意抓住关键句“万事不关心,终朝但苦吟”“荣枯应已定,无复系浮沉”,翻译时要忠于原意,不增不减,同时注意重点字词。 【答案】 ①译文:对于世事,我一点也不关心,整天只是苦吟。②译文:长期贫困,我惭愧于欠债,渐渐年老
秋日陪陆校书游玉泉 共爱泉源异,频来不觉劳。 散光垂草细,繁响出风高。 沫滞潭花片,沙遗浴鸟毛。 尘间喧与闷,须向此中逃。 注释: - 共爱泉源异:共同喜爱着泉水源头的奇异景色。 - 频来不觉劳:频繁来到这里,不知不觉中的劳累。 - 散光垂草细:阳光透过草丛,洒下细细的光斑。 - 繁响出风高:风声在高处回响,声音繁复而响亮。 - 沫滞潭花片:水面上飘落的花瓣像泡沫一样停滞在水中。 -
注释: 忆宛陵旧居:回忆在宛陵的旧居。 旧忆陵阳北:回忆起当年在陵阳的北面。 林园近板桥:树林和园林靠近板桥。 江晴帆影满:江面上阳光明媚,帆船的影子布满了整个江面。 野迥鹤声遥:野地辽阔,远远传来鹤的声音。 鸟径通山市:鸟儿的路径通向山里的市场。 汀扉上海潮:小河上的门扉被海浪拍打着。 秦城归去梦,夜夜到渔樵:回到秦城的夜晚,我常常梦见自己在渔夫和樵夫中间。 赏析:
寻山 蹑履复支筇,深山草木中。 隔溪遥避虎,当坞忽闻钟。 落叶多相似,幽禽半不同。 群猱呼却散,如此异林翁。 译文: 我穿上鞋子又拄着拐杖,深入山林草木中。 隔着溪流远远避开了老虎,在山坞里忽然听到了钟声。 落叶很多都相似,而幽静的鸟儿却各不相同。 群猴呼唤时我却躲散开,这真是与我不同寻常的山林啊。 注释: 1. 蹑履:穿着轻便的鞋行走; 2. 支筇:拿着手杖; 3. 草木中
【注释】 送刘校书游东鲁:送别刘校书,让他去东鲁游玩。校书,官名,掌修国史,兼掌管皇家藏书。 东邦:指束周之地。忽纵游:忽然得到自由而外出游玩。 才编精二雅:刚刚编排好《诗经》和《尚书》。精二雅,指精研《诗》、《书》。 分合遇诸侯:遇到诸侯时,要善于区分和处理。 暗海龟蒙雨:在暗地里像大海中潜行的乌龟一样躲藏起来。蒙雨,遮蔽雨水。 连空赵魏秋:连绵的云气遮住了天空的秋天。 如经麟见处
【注释】 后伏:指后半夜。 伏中宵月:在中宵,即半夜。 高秋:深秋。 齐:同“谐”,和谐。 轮移:月亮移动的位置。 仙掌外:月亮的运行位置,在仙掌之外。 影下:影子落在下面。 玉绳西:北斗七星中的斗柄指向西方。 蝉雀飞:蝉和雀在鸣叫。 星萤出自迷:星星与萤火虫发出的光芒相互影响而迷失。 烦蒸:烦热之气。 惊顿绝:使烦热之气顿时消散。 吟玩畏闻鸡:在吟咏玩赏时,怕听到打鸣的公鸡。 【赏析】
【注释】 千溪:指许多小溪。万嶂:指许多山嶂。缭绕复峥嵘:形容山峰环抱,重叠起伏,高耸入云。太守:这里指刺史,相当于现代的市长。何从:如何能。驻旆旌:停下车马,悬挂军旗。椒香:指花椒香气。漆货:指漆木器。通京:通向京城,泛指交通发达。唯:只。涤双尘耳:清除自己内心的杂念。东南:指东方。政声:政事的好坏。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防州一带秀丽的山川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