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棠
【注释】 沧洲:即沧海,泛指水边。 觐:拜见。 别带秦城雨:指送行时的天气。 朝日:指早晨的太阳。 碛鸿:大沙漠中的大雁。后、先:指大雁飞过的顺序。 东鄙:指东方边境。 高林间水天:指高高的树林之间水面与天空相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杜仓曹赴沧海(今山东滨州)去见他的叔叔时所写的诗。首联写景,点明时间、地点和气候;次联写别情,写送行者的心境;第三联写行程,写旅途中的自然景观
注释: 1. 高情日日闲,多宴雪楼间。 2. 洒槛江干雨,当筵天际山。 3. 带帆分浪色,驻乐话朝班。 4. 岂料羁浮者,樽前得解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陪宴张员外白雪楼时所作,表达了对生活悠闲的感慨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首二句“高情日日闲,多宴雪楼间。”写自己的高情逸致,每天过着闲暇自适的生活,常常在雪楼上宴饮。这里“多宴”二字写出诗人宴饮之多,也表明了他对这种生活的热爱。 三
宿灵山兰若 江心天半寺,一夕万缘空。 地出浮云上,星摇积浪中。 滴沤垂阁雨,吹桧送帆风。 旦夕闻清磬,唯应是钓翁。 译文: 在江心的天上有一座寺院,一晚下来所有的纷扰都消失了。 从地上升起的浮云飘到天空中,星子摇动着积累的波浪。 水滴落在阁楼的窗户上,风吹过松树送来帆篷上的风。 早晚能听到清晰的磬声,只有那个钓鱼的人才能听见。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描绘了他在灵山兰若的所见所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读懂诗词意思。理解时要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元素和表现手法,注意重点词句的含义。“喷月泉垂壁”意思是:泉水从石壁上涌出,如月光喷薄。“因知休养处,不必在嵩丘”的意思是: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就不必到嵩山去寻求长生不死了。赏析时可抓住诗的意境、手法等角度分析。 【答案】 译文: 不同寻常的境地难以预料,不是神仙怎么能游览? 星辰布满了山岳,风雨忽而移舟。
【注释】 春日言怀:春天里有所感而吟咏。赋命自多蹇:我的命运本来就坎坷艰难。阳和非不均:阳光普照天下,而贫富却相差悬殊。五陵:指京城长安附近的五个皇族墓地所在地。五陵三辅,是古都长安周围的地区。暮:傍晚时分。百越:泛指南方少数民族。此身:自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四年(726)春在长安时所作。当时诗人刚被“放还东都”(洛阳),心情颇为抑郁。诗中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情绪:一方面对春风融和
译文 寒食节,到处没有烟火,家家似乎空无一人。清晨树林里花瓣飘落雨中,寒谷中有鸟鸣风声。故乡的芳洲外,残春的田野里。谁想独个向西去,步步都是穷途末路。 注释 1. 奉天寒食书事:这首诗是关于在寒冷节气(寒食节)期间在奉天地区进行书写或创作的经历。 2. 处处无烟火:描述了一个宁静、冷清的景象,到处都是没有炊烟的地方。 3. 人家似暂空:形容人们好像暂时离开了他们的家,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
白菊 白菊花的雪霜姿质,并非因为想与权贵共饮。它的芳香飘散在风外,使人联想到它那清高脱俗的品格;而它的影子映照在月光中,又好像在怀疑这是否真的存在。这种洁白无瑕的菊花,生长在山林树木的后面,繁密地开放着,只有在露水凝结成霜时才显得格外珍贵。然而在人间是极为罕见的,自古以来也没有诗人写过赞颂它的诗篇。 注释: 1. 白菊:指白色的菊花。 2. 所尚雪霜姿:崇尚雪霜般的姿质,表示不慕荣利
【解析】 本诗是一首写怀之作,作者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抒发了世路艰难、人生无常的感慨。“此生居此世,堪笑复堪悲。”诗人感叹自己生不逢时,一生多难,既可笑又可悲。“在处有岐路,何人无别离?”诗人认为,人生道路处处都是歧路,人们总是要与亲人朋友告别的,这是人生的常态。“长当多难日,愁过少年时。”诗人说,自己总是生活在困难之中,愁苦也伴随着自己度过了许多年华。“穷达都判了,休闲镊白髭。”诗人感叹世事如梦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一座古寺时所写,通过对寺庙和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古人智慧的敬佩。 注释: 1. 何年斸到城:何年,何时;斸(yì)到,建起。这句诗的意思是这座寺庙是在多久之前建起来的? 2. 满国响高名:全国都传扬着你的美名。 3. 半寺阴常匝:半座寺庙的树荫总是环绕着寺庙周围的空间。 4. 邻坊景亦清:旁边的街坊景色也很美丽。 5. 代多无朽势
注释: 月月:月亮。 势皆圆:都像圆的。 中秋朗最偏:中秋的月亮特别明亮。 万方:四方,这里指天下。 经年:一年。 影蔽:遮住了。 物状全:物体的样子都被照亮了。 惟应:只应该。 赏析: 《中秋夜对月》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此诗写中秋佳节,明月当空,作者遥望明月,思绪万千,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个人孤独的感慨。全诗以明月为线索,通过对比、映衬等手法,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