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
朱橘 雕盘红玉写累累,四月江南见亦稀。 只讶蜂房输与蜜,谁将猩血染为衣。 饤来客座惊三绝,种向家园待十围。 他日洞庭修橘谱,便应书作郭公绯。 注释: 1. 雕盘红玉:指用精美的红色盘子装的橘子。2. 累累:形容橘子挂满枝头的样子。3. 四月:指的是春季四月,也就是橘子成熟的季节。4. 疑:惊讶。5. 猩血:红色的血液,这里指朱砂色的橘子。6. 饤(din):摆上食物,引申为摆放。7. 三绝
重阳节前二日东冈人邀请我登上高处写诗答谢。 风风雨雨,近重阳,我本不愿向东篱漫举杯。 在皇宫内,常常接到黄纸的召见,在林间也常喜白衣人相访。 五湖烟月风光好,百岁时光只愿独陪君王。 老眼欲舒何处好,携酒与君上崔嵬。 注释: - 这首诗是作者重阳节前一日写给东冈人的一首答谢诗。 -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又称登高节或登高会。 - "肯向东篱漫举杯",意思是不想随便地喝杯酒
【注释】 林见素:指唐代诗人林宽。吴:指苏州。二泉:二泉寺,在今苏州市。次其韵:作和诗。扬子宅:扬雄的住宅,在苏州。鄂君船:鄂君石柱,在今湖北黄梅县。知音:喻志同道合的朋友。第二泉:《晋书·顾恺之传》:王献之尝住剡下,顾谓支道林曰:“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应发,使人应接不暇,如穿明珠撒在玉盘里。”此处借指友人。拨五弦:《晋书·顾恺之传》:恺之尝诣瓦棺寺,顾谓寺僧曰:“甚欲一见恺之,吾久欲一观其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题知乐亭》。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一、诗句释义及注释 1. 知乐亭:位于某地的一处亭台楼阁,因而得名。此诗为作者所题。 2. 逶迤:曲折延伸的样子。形容道路或建筑延伸的样子。 3. 远汀:远离岸边的沙洲或水边。 4. 小园花竹:指小院里的花草树木。 5. 幽亭:安静而幽深的亭子。 6. 春池:春天时水面上覆盖了一层新绿。 7. 游鱼:在水中自由游动的鱼。
【注释】 1. 鸿都:汉长安城中的皇家藏书之地。这里指京师。 2. 来苏:古时认为灾星退舍,则国泰民安,所以称“来苏”。 3. 江左:指江南地区。 4. 甘雨:及时降雨。 5. 风輘:车盖。 6. 河润:河流滋润。 7. 文肃:指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庐陵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将领、文学家。他以诗文名世,著有《文山诗集》等。 8. 不负
注释: 1. 炎宵扰扰困蚊䖟,稍喜新凉奈尔蝇。 解释:炎热的夏季夜晚,蚊子嗡嗡作响,让人烦闷不已;稍微有点凉爽,却有苍蝇飞来飞去。 2. 每向杯盘伤没溺,故于眉睫恼瞢腾。 解释:每次喝酒时,酒杯盘子上都是酒水,让人感到困扰;因为苍蝇在眉毛上飞舞,让人感到烦躁不安。 3. 居然能变白为黑,忽地翻令爱作憎。 解释:苍蝇竟然能变成黑色的,突然让讨厌的东西变成了喜欢的东西。 4. 劝尔营营休自得
这首诗出自《四库全书》,作者是明代的王慎中。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行年七十又加三,俯仰乾坤幸免惭。 【注释】:行年——年龄;七十又加三——指70岁又多一年,即71岁,“又”字在这里有夸张的意思。俯仰乾坤——指上下四方;乾坤,古代指天和地,泛指天地、宇宙。幸免惭——没有惭愧。 世有篯铿方我老,坐无鲍叔共谁谈。 【注释】:篯铿——传说中的长寿之人;鲍叔——古代的忠臣,曾与管仲为刎颈之交
【注释】: 次木斋阁老见寄之韵其二:次指次于,木斋指杨维桢,阁老是宋代的一种官名。杨维桢曾担任过江西按察使等官职,所以这里说他是“阁老”。 迎春又送春:迎春节和送春节的意思。 红紫:指花,这里特指牡丹花。 几番新:几次新换的样子。 海内知己:天下的知已朋友。 瘦似维摩:像维摩诘一样瘦得像枯木,维摩诘是佛教传说中一位高僧。 原宪、原思:都是孔子弟子,穷得生活无着时,原宪穿粗劣的衣服吃藜藿(一种野菜
六月苦热壬子日得雨喜甚注释:六月天气炎热,壬子日下了雨,非常高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六月的炎威之下得到雨水的喜悦之情。六月的天气炎热难耐,而壬子日下的雨如同及时的解药,给人们带来了清凉和喜悦。 幢幢淅淅又萧萧,两月炎威一夕消 注释:形容雨水落下的景象,像幢幢、淅淅、萧萧一样,两月的炎热在一夜之间被消除。 赏析:这句诗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雨水落下的情景,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同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游招隐寺》。 春寒漠漠上宫袍,雨后山光涌翠涛。 洞口云埋龙尚蛰,垄头泉迸虎曾跑。 每因怀古还兴叹,岂谓寻幽反得劳。 明发丹阳重回首,长江天远瓮城高。 注释: 1. 春寒漠漠上宫袍 - 春天的天气寒冷而空旷,就像皇帝穿着华贵的官袍一样。 2. 雨后山光涌翠涛 - 雨后,山林的颜色变得翠绿,仿佛涌动着绿色的波浪。 3. 洞口云埋龙尚蛰 - 洞口云雾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