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漠漠上宫袍,雨后山光涌翠涛。
洞口云埋龙尚蛰,垄头泉迸虎曾跑。
每因怀古还兴叹,岂谓寻幽反得劳。
明发丹阳重回首,长江天远瓮城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游招隐寺》。

春寒漠漠上宫袍,雨后山光涌翠涛。
洞口云埋龙尚蛰,垄头泉迸虎曾跑。
每因怀古还兴叹,岂谓寻幽反得劳。
明发丹阳重回首,长江天远瓮城高。

注释:

  1. 春寒漠漠上宫袍 - 春天的天气寒冷而空旷,就像皇帝穿着华贵的官袍一样。
  2. 雨后山光涌翠涛 - 雨后,山林的颜色变得翠绿,仿佛涌动着绿色的波浪。
  3. 洞口云埋龙尚蛰 - 洞口云雾缭绕,似乎将龙都隐藏起来了,它仍然沉睡着。
  4. 垄头泉迸虎曾跑 - 田地的尽头泉水喷涌而出,仿佛有猛虎奔跑过的痕迹。
  5. 每因怀古还兴叹 - 每当想起古代的事情时,总是感到感慨和叹息。
  6. 岂谓寻幽反得劳 - 难道说寻求隐秘的地方反而需要付出劳动?
  7. 明发丹阳重回首 - 明天早晨我准备离开时,再次回头望了望这风景。
  8. 长江天远瓮城高 - 长江的水天一色,远处的城墙显得更高更壮观。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游历招隐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春寒漠漠上宫袍”,描绘了春天的寒意和皇家的庄严气氛。第二句“雨后山光涌翠涛”,则展现了雨后的山间景色,如同涌动的绿色波浪。接着第三句“洞口云埋龙尚蛰”,“龙”指代传说中的神物,暗示着神秘和威严。第四句“垄头泉迸虎曾跑”,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诗中的“每因怀古还兴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感慨。最后两句“岂谓寻幽反得劳”,“明发丹阳重回首”,则透露出诗人对这次旅游经历的反思,以及对未来行程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洁却富有画面感,既表现了山水之美,也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