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釪
【注释】 檐声:屋檐的风声。 次韵和宋牧仲《秋日广陵杂兴八首》其四:我作此诗,与宋牧仲唱和。 催诗雨:指秋天的细雨,有时如催诗一般,使诗人感到心潮澎湃,情不自禁地挥笔写诗。 野色:田野景色。 命酒天:即命酒天边。指秋天的傍晚天空中晚霞映照,美不胜收。 笋脯橘乾:用笋干、橘皮泡制的酒菜。随意酌:随意品尝。 笔床茶灶:笔床,指书桌上供写作用的竹制笔筒;茶灶,指用来煮茶取暖的灶台。 自牵船:自己驾船。
【注释】 九旻:指天空。霖雨:连绵的雨。小驷柴车:用小马驾车的车。阻胜游:妨碍了游览胜地的乐趣。水关:水边的关口。红叶岸:红叶满岸,泛指秋景。庾公:即庾亮。高兴欲登楼:心情愉快,打算登楼赏秋。 【赏析】 《次韵和宋牧仲〈秋日广陵杂兴八首〉其一》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诗人在广陵(今扬州)观赏秋景,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 首联“九旻霖雨湿残秋,小驷柴车阻胜游”
这首诗的标题是“次韵和宋牧仲《秋日广陵杂兴八首》 其三”,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赞美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一句: “苔展重茵鞠打围” - 苔展重茵:意思是苔藓覆盖着大地,形成一层厚厚的苔藓。这里的“重茵”指的是苔藓覆盖得非常厚,就像地毯一样。 - 鞠打围:意思是用球类游戏来玩耍,这里指的是在草地上踢球。 第二句: “高庭寒色试秋衣” - 高庭:高大的庭院。 - 寒色
注释: - 胜地宠佳招,于迈搴宿莽。 胜地:美好的地方。宠爱:珍爱。 佳招:美好的景象和机会。 于迈:前进。 搴(qiān):拔取、采摘。 宿莽:指野草。这里指山野中的草木。 - 爱此名蓝偏,幽奇探废圃。 爱:喜爱。 名蓝:美名。 偏:特有。 幽奇:幽静奇特。 探废圃:探访被废弃的花园。 - 稍稍辨径入,惊见苍龙舞。 稍稍:慢慢地。 辨径:辨别路径。 苍龙舞:形容景色壮观。 - 怪松信独绝
诗句释义与译文对照表: | 序号 | 诗句 | 译文 |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丰台看芍药》。下面逐句解释: 丰台看芍药 丰台,位于今天的北京市丰台区,因唐代的丰台门而得名。芍药,是一种美丽的花朵,常用于比喻女子的美貌。 都城旧说丰宜门,出门十里苍烟昏。 都城(即京城)过去有说法叫做丰宜门,出城后大约走了十里路,四周烟雾朦胧。 丰台之名何所始,无台但有花连村。 关于丰台的名字的起源,没有具体的记载,只知道这里有很多花,像是连成一片的花海。
【注释】:圣安寺:位于陕西凤翔县。崇效寺:位于陕西宝鸡市扶风县。芋火:指佛教的“燃灯法会”。 【赏析】:诗中赞美圣安和尚,说他不与俗人争名夺誉。他出家后,在佛寺里修行,十年来一直为僧伽(即和尚)们烧香祈福。圣安寺是尚书的寺院,而他却不让佳名擅枣花。 秋日共诸同人过圣安崇效二寺 其一 墙头笼诗有碧纱,十年芋火旧僧伽。 圣安寺是尚书寺,不让佳名擅枣花。 译文: 墙上挂着写有诗句的碧纱窗,
【注释】 老雨欺秋:秋天的雨,年岁已高的老雨。 入夜分:到了夜晚。 竹墙松院益纷纷:竹子和松树的院子更加杂乱。 荒凉:寂寞冷落。 逆旅:客舍,旅馆。 触拨:触动、拨动。 床头一瓮云:床前的一个瓦罐中的云雾。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宋牧仲《秋日广陵杂兴八首》其七后所写的和诗。次韵即和诗,指作者在原作的基础上作的应和之作。 “老雨欺秋入夜分”,起句写秋日的雨水,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秋雨的年高岁久。
【诗句释义】 浮山下的交通要道畅通无阻,离开和居住时都得到宣防人的帮助。 没有江南能治疗国家的医生,那么钓鱼又怎能稳当呢? 【译文】 浮山脚下的路通到各处,离开和居住时都得到宣防人的帮助。 没有医治国家疾病的医生,那又如何能钓到安稳的鱼呢? 【注释】 1. 浮山下格:指浮山在扬州城北,是扬州通往各地的道路。 2. 去住宣防:指离开和居住时都得到宣防人的帮助。 3. 医国手:指能够医治国家的医生。
竹舆轧轧秋山间,松声欲落襟带间。 不教呵殿恼林樾,诗心全在隔江山。 注释: 1. 竹舆轧轧:形容竹子发出的声音像车轮滚动的声音。 2. 松声欲落:松针落下的声音。 3. 呵殿:呵斥殿前的人。殿前是皇家的仪仗队。 4. 恼林樾:打扰了林中的树木。樾,树荫。 5. 诗心全在:诗心完全在远方。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秋天的山间的所见所感。首句“竹舆轧轧”描绘了竹子发出的声音,如同车轮滚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