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
这首诗是诗人在人日(农历正月初七)的栩楼中吟咏诗歌,与友人分韵得瑞字。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风鹤绵冬春,诗声岂非瑞? 风吹着寒冷的冬天,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这不就是诗声吗?这里用“风鹤”比喻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的开始。“诗声”则代表着诗人的创作和表达,它们如同春天的气息一样,给人带来温暖和生机。“岂非瑞”则是诗人感叹,这不就是美好的征兆吗? 矧兹朋簪盍,胜似草堂寄。
让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同艾卿珏生观荷胜芳 - 注释:与艾卿和玉珏一同观赏荷花的美丽。 2. 纪陂之荷高逾丈,叶大如伞柄成杖 - 注释:纪陂的荷花高超过一丈,叶子像雨伞般大且直挺。 3. 幽姿远世不着尘,清馥入秋已添爽 - 注释:荷花的姿态优美,远离尘嚣,清新的香气在秋天中让人感到清爽。 4. 红衣左亸迭迎艇,缟袂右回似避桨 - 注释:红色的花瓣下垂,像小船一样迎接着船只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陈师道,题目为《叶浦荪课孙娱母图》。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 清白儿孙有寿母,孙又生子为母娱。 - 译文:子孙都是清白之人,母亲也长寿。孙子又生了儿子,儿子又为母亲带来欢乐。 - 注释:清白——指品行清白、廉洁。寿母——长寿的母亲。孙——孙子。娱——使……快乐。 -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个家庭和谐、子孙满堂的幸福景象。 - 诗第二句:课孙娱母自忘老,有婴儿色弥婉愉。 - 译文
为仲昭画松感赋 光绪三载君始生,仲冬壬戌微雨晴。 若翁草疏昼闭閤,我来小坐闻啼声。 悬弧出告一笑乐,曰陈曰潜咳而名。 前尘历历君已艾,乞画使我百感并。 敬舆王佐斥不用,唐祚陵替风先萌。 朱三崔胤厚相结,纵百韩偓焉扶倾。 君编奏议昨进御,辨奸两扎声铿宏。 行朝拊髀惜忠谠,嘉汝风矩书以旌。 丝纷幅裂类五季,国维垂绝需交撑。 生三事一本童习,橐饘包贡惟其诚。 钓台有松干离立,图此敢与双栝衡?
这首诗是陆游写给他的好友放庵的一首七言诗,表达了对放庵深厚的情谊。下面是诗句、译文、注释和赏析: 诗句 1. 贻书自号放庵而得改七芗画一树梅花一放翁便面宛肖其貌索题 2. 放庵闲放学放翁,得画神貌适与同。 3. 平生任天无宿物,不假战胜颜常丰。 4. 年时比舍聚姻娅,我甫逾冠君方童。 5. 何期垂暮挈子侄,还与割宅居西东。 6. 顾予扈从滞渤碣,君尽日饮看霜枫。 7. 杞忧屈问亦自哂
注释: 1. 同澹庵闇公访松旧慈仁寺三松萎其一矣:和澹庵一起暗访慈仁寺的三松之一(枯萎的)松树。 2. 双松代以三,顷来已一枯:两棵松树代替了原来的三棵,现在已经有一棵枯萎了。 3. 虽非元明旧,挺立仍不孤:虽然不是元、明时期原有的松树,但依旧挺拔独立,没有孤单。 4. 我昔见松始,中兴正多娱:我以前见到这松树的时候,正值国家中兴,人们为此而感到愉悦。 5. 刹那五星终,寺燬祠亦芜
【注】 戊申:指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劭予:作者的字。厚斋:作者弟名厚斋。 效彬:作者弟名效彬,字子彬。 张与黄:指张良和黄石公。张良是刘邦重要谋臣,曾为汉高祖出谋划策。黄石公是《史记·留侯世家》中的人物,据说他辅佐汉高祖刘邦,在鸿门宴上授计给樊哙,后来刘邦得天下,封他为“黄石君”。这里借指老师或长辈。 忠孝:忠诚孝顺。恸早世:悲痛地过早去世。君夙教冑宫东廊:您早年教导我。“胄”通“胄”
黄忠端在画中所见古松为长卷,作了七章记文载集中。杨抟九孝廉曾携报国寺的四松应天郊坛的两松来京,我题有诗后九年又出天台东、西九松属题,盖先德所藏已分为二,更豪夺近始索回案诸原记,尚缺包山以下三章不知落谁手矣 译文: 先生作画如作书,写松如貌山泽臞。胸蟠奇崛出简质,游趼所至时追摹。 译文: 先生作画如同写作一样,描绘松树就像描绘山泽那样瘦。胸中盘结着奇特而雄伟的形状,游经各地时常常追随模仿。 注释:
逸少千载人,顾为书名掩。 投身山水窟,叙禊集百感。 中原长陆沈,宗衮但名啖。 书尺炳蓍蔡,旷代见心胆。 佳日试鼠须,陶写寄游览。 孰知僧楼秘,摹刻作世范。 贤王积忠愤,孤岛万缘淡。 箧中定武本,望古频洒染。 侧理谁实贻,痛逝益中惨。 眼看水深浅,一纪去奄奄。 觥觥乐道堂,家学故无忝。 注释: 1. 逸少:指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字子敬,后人称其为逸少。 2. 投身山水窟
这是一首描绘邓守瑕礼塔园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 首联:“砖塔在宣武门内称为砖塔胡同”,描述了砖塔的位置及其所处的街道名称。 - 颔联:“辽金蒙古迭并吞,天笃圣相苏黎元。”表达了对历史上辽、金、蒙古三朝相继统治的历史变迁的感叹,同时赞扬了北宋时期的苏东坡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 颈联:“从容一录出人世,治心治国宁异源?”表达了诗人对于治理国家和管理人心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