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达
谢灵运的《斋中读书十二首》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和思考。以下是这首诗及其赏析: - 第一首诗:古人引旧言,字句多出入。何独墨子书,字字皆剿袭。 这句表明了作者对于古代文献的引用和解读,以及墨子书中字句的过度模仿现象。 - 第二首至第六首:分别讨论了尚书、周易、毛诗、礼记等古代经典,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如随意增删、不合时宜的言论等。 这些部分揭示了作者对这些古代文献的批判态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内容为左氏(即《左传》)引述的夏书多属于大禹谟的言论,他认为论人应当引用夏朝的言论,论书则应当引用虞朝的言论。他批评征南(即陈子昂)在考证时,没有认真审查,就轻易否定了夏书的存在,还用逸史来搪塞,指责那些以简陋儒者自居的人。最后一句表示对这种无根据的议论的不满,认为这种做法是荒谬的。 注释: - 斋中读书十二首:指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斋室中阅读书籍并写下的十二首诗。
注释: - 斋中读书十二首这是一组以读书为主题的诗,共十二首。 - 全诗三百篇,蔽以无邪思 意思是说,所有的诗歌都是没有邪恶思想的。 - 新安违卜序,乃有淫奔词 新安县违反了占卜的规律,出现了淫乱和奔逃的词句。 - 再传及王柏,诞妄尤不支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首诗再次传到王柏那里后,他的言论更加荒唐可笑。 - 删替死麇篇,二南蒙诟訾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删除了一些无用的诗歌
【诗句释义】 这首诗是作者在斋中读书时所写下的,内容主要是对一些读书人和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对历史的理解和看法。 【译文】 左氏传春秋,道在阐经旨。 鲁事并称我,灼然为鲁史。 巧言并足恭,实同圣人耻。 宋儒好异说,乃曰彼非是。 别有古闻人,名同偶然耳。 彼实羞巧言,胡更巧言拟。 不知史官例,据实以为纪。 载笔详辞令,何用辨臧否。 禹鼎铸神奸,岂为心所喜。 彼云古闻人,当为何代士。 既非冥漠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曹家达的作品,题为《子夜夏歌八首·其七》,诗中描述了夏日夜晚的景象和作者的心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蒸气薄遥夕:描述的是夏日夕阳西下,天空中的热气渐渐消散的景象。“蒸气”指的是夏天特有的高温天气,太阳照射下的水汽凝结成细小的水珠,形成了一种朦胧的氛围。“薄”字则传达了这种氛围在远处逐渐变得稀薄,给人一种遥远而宁静的感觉。“遥”字则加强了这种感觉的遥远和不可及性
注释: 六籍:儒家的经书,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 丧秦火:秦朝焚书坑儒,导致许多书籍被毁,这是历史上有名的事件。 馀烬昔褒崇:过去的学者们曾经因为这些残存的书籍而受到尊崇。 岂系今古文:现在的学者们却认为,这些残存的书籍与今天流行的古文不同。 区区争异同:他们之间为了争夺学术地位而争论不休。 淫词:指那些华而不实、浮夸不实的词句。 助之攻:助长他们的攻击行为
子夜秋歌八首·其一 中夜寒虫号,达旦荒鸡动。 不愁妾心乱,恐阻郎归梦。 注释:在深深的深夜里,寒蝉的叫声此起彼伏,天一亮时,报晓的荒鸡就开始啼叫不已。我不用担心自己会心神不宁、思绪杂乱,更担心这声音会妨碍你梦中见到我,阻碍你回到我的身边。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深夜的寒冷和荒鸡的鸣叫,形象地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担忧,以及对爱人的深情厚意。整首诗情感真挚
注释: 出门望南山,鸟飞日将晏。 音信隔年时,害怕南归的雁。 译文: 早晨我走出家门去远望南山,太阳快要落山了。 自从一年前音书断绝,我怕见到南飞的大雁。 赏析: 这是一首思乡怀人之作。开头两句写诗人清晨出门登高望南山的情景。“南山”指终南山,在长安城南。“鸟飞日将晏”,意思是鸟儿已经飞得很高了,太阳就要落山了。这一句既描绘了秋高气爽、万物萧瑟的环境气氛,也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郁闷。
梦远河梁近,理愁托瑶琴。夜深河案户,使妾难为心。 在《子夜秋歌八首》中,诗人曹家达通过其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表达了对爱人深深的思念与不舍。此诗不仅体现了古典诗词的抒情特质,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典诗歌的魅力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
【注释】 妾心似秋萤:妾的心意像秋夜的萤火虫,明亮而闪烁。 照郎隔寒烟:像照亮寒烟一样照亮郎君。 愿郎似秋月:希望郎君像秋夜的明月一样。 夜夜抱郎眠:夜夜抱着郎君睡觉。 译文: 我的心意就像秋夜中闪烁的萤火虫,为你照亮寒烟,让你感到温暖;我希望你能成为像秋天一样明亮的月亮,让我日夜都能抱着你入睡。 赏析: 这首小诗是一首表达爱情的小诗。它以“妾心”与“秋萤”“秋月”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