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达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夜晚独自等待心上人的场景。 油灯夜不长,花照红颜老。 这里的“油灯”指的是夜晚的灯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夜晚。而“花照红颜老”则表达了女子对青春消逝的哀怨和对爱情的渴望。 坐久疑郎归,回身将影抱。 “坐久”指的是女子长时间坐在那里等待心上人,而“疑郎归”则表达了女子的不安和期待。当她看到窗外的影子时,误以为是心上人的归来,于是她转过身去,想要抱住自己的影子
【注释】 斋中读书十二首 梅赜伪古文,在传不在书。 梅赜所伪造的古文经,是作为经典而流传下来的,而不是真正的古文经。 岂其孔传伪,古训亦子虚。 难道孔子传授的经典也是伪造的吗?古代的经典教导也是假的吗? 汉家贵师承,陋习久不除。 汉代崇尚尊祖重师的传统,但陋习长久以来一直没有除去。 伏生口授外,轻慢孔壁储。 伏生口授的古文,被一些人轻视并随意改动,对孔壁的藏本也不够尊重。 发原在宣圣,逐未忘厥初
【注释】 欢来:欢聚时惜夜短:珍惜欢乐的时光 欢去:欢聚后,欢乐时光的结束 愁夜长:愁苦的日子漫长 侬心自长短:我的心随时间而长短变化 不敢怨流光:不敢抱怨光阴易逝 【译文】 欢乐的时候,总怕夜晚太短; 欢乐过后,又担心日子太长。 我心中的感受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不敢抱怨时光流逝得太快。 【赏析】 《子夜歌》是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曲辞中的平调曲,多写男女恋情。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注释】子夜:十二时辰之一,相当于现代时间的23时至次日的1时。折:折枝。梅:指梅花。驿使:驿站上的使者。郎:指情人。中道:中途、半途。敝帚:比喻自己微贱的物品或微贱的人。 【赏析】此诗写一个女子给情人送花,但因嫌对方不够爱自己而半途退回,最后只得到一“折”残梅。全诗构思新颖,语言朴素流畅。 “折梅付驿使”,意思是说,我把折下的梅花送给驿使。这一句是全诗的起兴,为下文的“何时入郎手”作了铺垫
注释:香炭冷了,余烬还在,晨鸡不愿报晓。好梦没有消息,对着影子数着寒更。 赏析:这首诗以“子夜”为背景,描绘了冬夜的寒冷、寂静和孤独。诗人通过对晨鸡、香炭、余灰、寒更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孤独和寂寞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渴望
斋中读书十二首 孔门遗泽,孟荀之学 孔门既散处,遗泽在孟荀。言性别善恶,务在觉斯民。于善返其故,于恶当自新。异流本同源,不孤必有邻。私淑在曾氏,各极醇乎醇。世传荀卿书,苦无明眼人。审定非十子,卓哉王应麟。 释义:孔子的门徒遍布各地,他们的教诲和影响一直流传到战国时期的荀况。孔子和荀子的学说强调区分善恶,致力于唤醒民众。对于善良的行为要追溯其根源,对于不良的行为要改正错误。他们的思想虽然不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内容主要是对古代文字学的一些探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鄦书十二辰,于已训为止。 鄦(yú)是地名,这里指古代的鄦国,鄦国的十二辰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历法系统。于已训为止,即在已经停止的情况下进行解释。 此即已止字,反已乃为己。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个“止”字就是一个已经停止的意思。反己就是反过来思考自己,即从自己出发去理解事物。 古文以同台,女台是为始。
【注释】: 子夜冬歌八首(其一) 门前郎行迹,苔荒岁月晚。 不闻郎马嘶,日薄青山远。 译文: 我家门前的郎君行迹已经消失,门前的苔藓荒芜了岁月已晚。 我听不到郎君的马匹嘶鸣声,只能看到太阳慢慢落山,而远处的青山渐渐模糊。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通过描写门内门外的对比来表达女子对外出郎君的思念。 “门前郎行迹”,指的是出门的郎君已经离开了家,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前,只留下了痕迹
【注释】 子夜:指古代的十二时辰之一。冬歌:冬日的歌咏,泛指诗歌。八首:数量词,这里表示这是一首组诗。裁衣未成寄,红泪先阑干。临发开封检,深怕郎心酸。 【赏析】 此诗是写女子在冬夜里给远方亲人织布时的心情及动作。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四句一联,共四联。从内容上讲,这首诗主要表现了女子在冬夜里思念远行的丈夫的心情和动作。第一、二句写女子织布的情景,第三、四句写女子担心丈夫收到布匹后会伤心
《斋中读书十二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组诗作品。此诗为其中的第四首,诗人在此诗中抒发了自己读书时对文字的理解与感悟。 译文: 读书时要重视识字,这样才不会望文训(望文而生义)。 不显明的事物就是丕显明的事物,诗歌的含义岂能乱了序。 书中说到戎殷,一衣和音近。 古书多假借字,这种例子不用问。 寻找路途要追求鄦君,也许不会很为难。 赏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理解和态度。他认为读书首先要注重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