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芾
诗句输出:百尺台前万顷宽,风烟缥缈隔尘寰。天浮江水兼湖水,云抹淮山与楚山。景物宛如图画里,星河只在户庭间。登临莫作悲秋意,且对黄花一解颜。 译文注释:在高耸的凌歊台上,眺望着万顷碧波万顷宽广,远处的风烟仿佛隔绝了世俗的喧嚣。天边浮动的长江与湖泊相接,云雾缭绕的淮山与楚山交相辉映。眼前的景色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而那银河只是家中庭院里的一道风景。不要因为秋天的到来而感到悲伤
【解析】 1.“人生安用惹闲愁”意思是:人生何必去招惹一些闲愁呢?“安用”,何用;“闲愁”,无聊的忧愁。“惹”,招惹,招致。 2.“得暇何妨且少休”意思是:有空闲的时候不妨暂且休息一会儿。“得暇”,空闲,闲暇;“且”,暂且。“少休”,稍事休息。 3.“睡起径须烹北苑”意思是:起床后便要去烹北苑的茶(因为北苑出产的茶品质最好)。“烹”,烧。“北苑”,即北苑贡茶,唐代皇家茶园。
【解析】 本首诗是登高望远之作。诗人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全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情感深沉。 其一:“新敞南楼百尺雄”,这是说新建的南楼高大雄伟。“百尺雄”突出了楼的高大和壮观(注释:敞开着的南楼高有一百多尺,雄壮威武)。 其二:“一溪遥跨两长虹”,这是说一条小溪从远处横跨过来(注释:一座座青山在楼外延伸,一条小溪像一道彩虹一样横卧在楼前)。 其三:“青山叠叠登临外,碧瓦鳞鳞指顾中”
【诗句解读与翻译】 1. 簿书终日困拘挛,每到凌歊意豁然。 - 注释:簿书指的是公文或文书工作,终日则指整天,困拘挛形容因忙碌的文件和事务而感到身体和精神都受到束缚。凌歊台则是诗人经常游玩的地方。意豁然表示心胸开阔,心情愉悦。 - 译文:整日忙于文件和事务让我感到身心疲惫,每次来到凌歊台都会让我的心情豁然开朗。 2. 千里日光斜照水,一川草色远连天。 - 注释:千里指的是极远的地方
【注释】 凌歊台:在今安徽黄山。唐玄宗时为避暑所建,因山势高峻而名。六首:六首诗,指本组诗共有六首。 伊昔:往日。想:料想。 江上依然双阙在:江边仍然矗立着两座宫殿。双阙,指宫阙。 日边不见六龙来:太阳边上看不见皇帝。六龙,天子之车驾。 翠竹青松:指黄山的竹子和松树。漫栽:随意栽种。 老怀:年老的胸怀、心情。感慨:有所感触。 吊古:凭吊古迹。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黄山的七绝,诗人登临黄山
注释: 秋来江月十分明,台上凉气更清新。 正好沉醉吟诗时感到自在,为何衰老疾病日相伴? 苦无佳况令人老态尽显,数尽残更梦境难成真。 料想宾僚会笑我,鬓丝如此尚含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描写了作者在秋夜江边赏月的情景和心情。首句写月色之亮,次句写台地凉气之清,三、四句写醉中自适,五、六句写衰病相侵,七、八句说梦不成,九、十句说自己年老,仍怀情意。全诗以“江月”为中心
人间无处避炎光,赖有湖山六月凉。 清夜已欣天似水,长空还爱月如霜。 我将乘兴拼沉醉,君苦怀归有底忙。 试问今宵能饮否,更来月下对胡床。 诗句释义: 1. “人间无处避炎光”:表达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天中无处可躲避烈日的炙烤,强调了天气的酷热。 2. “赖有湖山六月凉”:尽管外界极为炎热,但诗人仍能找到慰藉,即周围的湖山带来了一丝凉意和清新。 3. “清夜已欣天似水”:描述了夜晚时分,天空清澈如水
在古代诗词中,诗人常常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哲思。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十五夜与朝宗对月把酒》,通过对月亮、云雾等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绪。下面将逐句进行解析: - 雾卷云收月迸光,一时烦浊变清凉:雾气消散,天空中的云彩逐渐散去,露出了皎洁的月光。这一瞬间,原本让人感到烦闷和浑浊的空气变得清新凉爽。这里的“雾卷云收”形容了天气的变化
和梁次张得酒之作:在地方的人争来献上五样美酒,风度端庄的紫微郎。 已能遣兴追工部,更欲消忧对杜康。 阐教暂烦临水泮,趋朝行见裛天香。 老夫素乏惊人句,徒叹辞锋未易当。 注释: 1. 紫微郎:指唐玄宗时的紫微令,是皇帝身边的侍从官,地位尊贵。 2. 风标:指人的风度、姿态。 3. 已能:已经能够。 4. 遣兴:即遣情。遣兴就是抒发感情。 5. 追:追随,效仿。 6. 消忧:消除忧愁。 7. 阐教
凌歊台六首 莫辞千骑小徘徊,共上凌歊百尺台。 过雨江山新似洗,连天草树翠成堆。 搜罗好景归诗句,断送闲愁付酒杯。 对此愿公拚一醉,相逢能得几回来。 注释:1. 凌歊(líng yì)台:《水经注》:“故城有凌歊台,在今广陵界。”即广陵城内的台观名。2. 万骑:指众多的兵马。3. 凌歊:高耸入云。4. 过雨:经过雨水的洗涤。5. 江山:山河大地。6. 翠成堆:形容草木茂盛,青翠欲滴的样子。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