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芾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主要集中对诗意和思想情感的赏析。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句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其做法如下:(一)、读懂诗句的意思。(二)、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本题共七句,前四句是写诗人在贡院落成之后所作的《和王龟龄待制》两首诗,后三句是写诗人的自赞之辞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赏析分析。“特迂千骑访柴门”,“柴门”指的是简陋的草屋,“千骑”是说来访者很多。作者以草屋为对象,写出了来客多而简陋的情景。“多谢清朝皂盖臣”,诗人以“皂盖”为引,引出谢恩的场面,表达了自己对皇帝重用贤才、赏识才能的喜悦之情。“肯为衰翁留竟日”,“衰翁”是指年老的诗人自己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由四首小诗组成。第一首为起兴之笔,点明“登眺”的对象和目的;第二首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一起在亭中闲谈的情景;第三首描写了作者品茗、赋诗的高雅生活情趣;最后两句写自己即将得到朝廷征召入京的喜讯,心情十分舒畅,于是决定登高远眺一番。 全诗以“登眺”为题,通过描绘诗人与其友在野亭中的闲适生活,抒发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以及自己的志向。 注释: 1. 夫君自合代王言
诗句:千里欢谣处处同,使君遗爱信无穷。 译文: 在遥远的距离上,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相同,这是你留下的恩泽和爱意无穷无尽。 注释: - 千里欢谣:形容各地的人们都能快乐地交流。 - 使君: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 遗爱:遗留下来的恩惠。 - 信无穷:确实无穷无尽。 - 昏垫:治理不好导致混乱或灾害。 - 凶荒:严重的自然灾害或饥荒。 - 治行:治理的行为或政绩。 - 循吏:守法
【注释】 儿童:指年幼的人。争喜:争相欢喜。岁时:一年中的节气和节日。新,这里指新年。感此辰:感叹时光流逝。始具杯盘:开始摆上酒肴。来送腊:送来祝福。又簪幡胜:又戴花胜。鞭春:驱赶春神,让春天到来。满斟:把酒杯斟得满满的。休辞醉:不要推辞饮酒。痛饮醇:痛痛快快地喝着美酒。况有故人能过我:更何况还有老朋友来看望我。相看:互相看着,这里指互相劝酒。岁晚:指晚年。更情亲:更加亲切。 【译文】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惯分符竹理疲民,来往贤星又两春。 语到江山端有助,化行风俗自还淳。 我知既去思何武,人叹无从借寇恂。 别酒径须拚一醉,他时良会恐无因。 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一联: - 惯分符竹理疲民: 指许守(许县长官)治理地方已经很长时间了,习惯了处理各种事务并让百姓感到疲惫。 - 来往贤星又两春: 表示许守的到来像星星一样频繁,又过了两个春天
【注释】 1. 立春除(chú)夜:即农历新年。 2. 郭教授:指诗人的好友郭子仪,曾任中书令、太尉等职,封汾阳王。 3. 客里:指远离家乡在外做官的地方。 4. 放荡江湖:指游历四方。 5. 凤阁:中书省。唐时以宰相为中书令,故称中书省为凤阁。 6. 鹓行:古代大臣上朝时的行列,这里指朝廷。 7. 骞腾志:高远的志向。 8. 寺廊:指寺庙的廊下。 译文: 才华广博,但才思高绝,却遭受诽谤和伤害
【注释】 扁舟:小船。拂:掠过,指经过。洲蘋:水中的水草。双白鬓:形容头发已白。 一时:片刻之间。令:命令。水:比喻像流水一样多。威行:声势浩大。敬若神:尊敬得好像神一样。 拟(pǐ)访:打算拜访。盛事:盛大的庆典或活动。一官:官职。绊(bàn):拖累,妨碍。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福建转运判官期间,作者在福州与友人相会,席间吟咏《和王龟龄待制贡院落成二首》诗,并抒发了对官场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逐句释义: 和许守韵 台阁如公盍见收,尚淹外补为民忧。 身为邦国三年计,心在江湖万里秋。 乘兴举杯还对月,得闲搜句或临流。 平生恨不逢名士,岂谓年来遂此谋。 注释:和许守韵:与许守一起饮酒作诗。台阁如公盍见收,尚淹外补为民忧。台阁:指朝廷。如公:比喻许守。盍见收:何不罢官。尚淹外补为民忧:仍被外贬为官,心中忧虑百姓疾苦。身为邦国三年计,心在江湖万里秋
【注释】 一日:一天。和詹守二首:写给詹太守的两首诗。詹守,指詹州知州。 胜读十年书:意思是说,与詹州知州对谈,胜过读了十年书。 枌榆社:古代地名,这里指家乡的社学。 蓬荜居:简陋的房屋。蓬荜,用草或荆条编成的篱笆,用以遮风挡雨。 靖节: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 华胥:古神话中的理想境界,这里指美好的环境。 东皋:东面的田畔,指家乡的田野。 【赏析】 此诗为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