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之隽
这首词描绘了牡丹的形态和特点,以及作者对牡丹的情感。 五彩结同心:用五彩丝线将牡丹系在一起,象征着团圆和美满。 团圆样小,软薄绡娇,对剪淡红双片:形容牡丹花瓣娇嫩,颜色淡红,形状像两个圆形的小花朵。 贴合浑无缝,想花后、巧度金针绣线。穿丝自向花阴系:形容牡丹花瓣紧密地贴在一起,仿佛是经过精细的绣制。 未衬到、裙腰温软:比喻牡丹花瓣柔软而温暖,仿佛是穿着裙子的女子的腰肢。 缄小口
【注释】 芳心:指美人的心意,也泛指女子的情意。 簪头玉:插在头上的玉饰。 砑绫:一种细绢,表面有光泽。 绉(zhòu)柔绿:形容绫子皱褶柔软的颜色。 漏清阴:漏下清凉的阳光。 绮窗:彩色雕花的门窗。遮不深:挡不住阳光。 苏苏:微风声。 婀娜:柔美的姿态。 扇人:扇去人的暑气。 赏析:这首词是写夏日闺房之景。上阕写室内环境;下阕由室内转到室外。全词描写了夏日闺中的生活和景色
【解析】 1. “小绿媚苔痕,软绡初揭。露染春腮印红缬”:苔痕是小绿色的,娇嫩的苔藓在石缝中生长,它轻轻地探出头来,像少女的纤手一样,轻轻地掀开了轻纱般的帷幕露出娇羞的面庞。“小绿”和“媚”写出了苔痕的娇小、可爱;“软绡”指薄薄的丝绸,“初揭”写出了揭开面纱的情景。“露染”点出是清晨,露珠还沾在花上未干;“春腮印红缬”指春天的桃花如醉人的脸,被露水染成红色,印在花瓣上。 2. “丽人妆罢
夏日荷塘,绮窗如烟,晚凉天边。 绮槅如烟,水亭八面晚凉天。嫩色罗裙湘水渌,身初浴,一槛荷花吹未足。 碧箪痕平,兔华斜映彀幮明。偎贴枕屏松鬓尾,双眸水,盼得人羞抽臂起。 卸却钗钿,湿云一朵覆腮莲。自说小名呼锦瑟,裙腰窄,吃剩香茶佯献客。 赏析: 这首《南乡子·暑夜用欧阳炯韵》描绘了一幅夏日荷塘的生动画面。首句“暮舣荪桡”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乘着小船靠岸的情景。随后
【注释】 春溪:春天的溪水。 最潇洒:最为洒脱。 碧水如油:形容水面波平如镜。 柳湾乱泻:指柳树弯曲,水流激荡。 晴堤草绿萦裙带:晴空下,堤上的草丛翠绿摇曳,如同绿色的裙带。 游丝:飘动在空气中的细微纤维。 阿谁家:是谁家的。 澹罗吹麝:淡红色的罗衣上弥漫着麝香的气息。 遥岸互游冶:远处岸边,游人如织。 暖意熏人:温暖的气息使人感到舒适。 堪画:值得绘画。 伤春者:因春日将逝而哀愁的人。 先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考生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然后结合诗歌中的标题、注释、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答。“晓气”“庭柯”“露泣风啼”等词语是此词的主要意象。 第一句:写夏晨的景象;冒:冒出,指太阳刚升起;冒:通“冒”,露出;庭柯:庭院的树荫。这两句的意思是:早晨的微光从树叶缝隙中透出
南乡子·暑夜用欧阳炯韵卸却钗钿。湿云一朵覆腮莲。自说小名呼锦瑟,裙腰窄。 吃剩香茶佯献客。 【注释】:1. 卸却:去掉。 2. 钗钿(chāi niè):妇女插在头上的首饰。3. 锦瑟:一种乐器。4. 裙腰:指裙子的边缘。5. 吃剩:喝剩。6. 佯(yáng):假装、故意。7. 吃剩香茶:喝剩的茶叶。8. 佯献客:装成客人的模样。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暑夜饮酒时所作
一丛花 · 见乞花人繁英如锦护疏篱。欲折问蛾眉。停梭软语窗纱里。晕红颊、欲出佯迟。挨鬓碍帘,兜裙避蔓,屐浅印香泥。 注解: - 繁英:繁复的花朵。 - 如锦:比喻花朵的颜色鲜艳如锦。 - 护疏篱:保护着稀疏的篱笆。 - 欲折问:想要折取,但询问对方的容颜。 - 蛾眉:女子细长而美丽的眉毛,这里借指女子。 - 停梭:停下织布的动作,形容女子温柔地说话。 - 窗纱里:窗户纸的内侧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晚凉景色和女子浴后风采的词。词人以欧阳炯《南乡子·晚日金陵岸口作》韵,咏夏日傍晚水亭中女子沐浴的情景。上片写景,下片写人。首句“绮槅如烟”,是说屏风上的图案如烟雾一样缥缈不定。接着描写女子沐浴时的环境:晚风习习,凉意袭人,天幕上云彩如烟,映衬着水亭四周。“嫩色罗裙湘水渌”写女子浴后的容颜。“湘水渌”是湘江水的清澈,也暗指女子的肌肤白皙。“身初浴”写女主人公刚洗罢澡
南乡子·暑夜用欧阳炯韵月堕烟中。莲衣如梦掩娇红。待得辘轳声静后,星如豆。 笑拂荷珠潜盥手。 注释:在烟雾缭绕的夜晚,月光洒落在莲花衣裳上,如同梦幻一般,遮掩住了那娇艳的红色。等到听到井辘轳声静止之后,才看见一颗颗星星就像豆子一样。这时,我笑着用荷叶上的露珠轻轻擦拭手面,准备洗手准备睡觉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夜景色的小词。全词以“月”为线索,通过写天上的明月、水中的莲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