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琏
金缕曲·书扇赠徐湘浦世叔 草色侵书幌。昼初长、燕语雕梁,山明翠嶂。积雨新晴天一碧,夜夜风清月朗。最好是、松间石上。世味炎凉禅味远,篆烟轻、隔院钟敲响。游仙梦,蓬瀛想。 幽人此际诗情爽,占韶华、有酒须倾,有花须赏。万绿阴遮临水阁,试把纱窗洞敞。一任取、凭栏四望。手拍红牙翻水调,出诗词、付与青童唱。檐樱熟,蔷薇放。 注释:草色侵书幌。昼初长、燕语雕梁,山明翠嶂。积雨新晴天一碧,夜夜风清月朗。最好是
【注释】 幽恨:深重的怨恨;省:体谅、理解。最堪怜:最让人怜悯。电光石火:闪电般短促。指时间极其短暂。猛上心来:突然袭来。思往事:思念旧日的人事。难遣:难以排解。五更初醒:深夜醒来。梦里唤、高堂不应:梦中呼唤,却听不到回答。挑尽残灯窗月暗:点尽了残灯,窗外的月光已经昏暗。挑尽:点尽;残灯:未灭的灯火;窗月暗:月光已暗淡。隔花钟、敲动情千顷:隔着花树的钟声,敲击着感情的千万顷。寸肠断,泪珠滚
【解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自己一生的经历抒发感慨。“纪事”,是记叙的意思。“八阕”,指八首诗。“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为宋人贺铸词中之佳句。“髫年就塾”,是指小时候入学读书时的情景。“转瞬”,即转眼之间。“白发人老”,是说自己已经白了头发,人也老了。“曾记双丫髻小”一句,是说曾经记得自己年少时的样子。“抛绣学寻师,花里莺声缥缈”两句,是说抛弃了刺绣的学习,去寻找老师
诗句解析: 1. “孤灯残照,正乱钟敲动,五更时候。” - 描述了一个夜晚的安静场景,只有一盏孤灯和时钟的声音。"五更时候"指凌晨时分,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孤独感。 2. “白发孀亲魂欲绝,枕上衰颜非旧。” - “孀亲”指的是寡妇的亲人,这里用来形容一个年老的女性。“魂欲绝”形容极度悲痛,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衰颜非旧"则表示容颜已老,与过去相比有很大的变化。 3. “薄命儿家,慈袅未及
【注释】 满座:指宴席上的人。小院清:指院内十分凉爽。呼童拍板:让童子击鼓,发出声响。香应扑面花争放:花香四溢,花儿争相怒放。响欲凌霄月倍明:声音高亢激越,月光也为之加倍明亮。纨扇动:指扇子被风吹得飘动。阳春白雪:指高雅的乐曲。堪和:能与之相配和。鹤背人来按玉笙:像鹤那样高雅的鸟儿飞来,用玉制的笙管吹奏乐曲。 【赏析】 《题徐湘浦世叔消夏图》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句释义】 风雨落花天。绿涨平川。长堤一带柳含烟。九十春光容易老,哭煞啼鹃。 孤冢倍堪怜。蔓草荒田。古来豪杰尽长眠。身后不知谁吊我,掩卷凄然。 【译文】 风风雨雨中,落花纷纷,天空也似乎被雨水打湿。绿色覆盖着平原,平川的尽头是一排排柳树,烟雾缭绕。春天的九十日时光易逝难留,让人忍不住哭泣。 只有那孤零零的坟墓,被野草和荒废的土地包围,那些英勇的人物都已逝去,只剩下这些让人感到凄凉的坟墓
【注释】 惨淡:凄凉。万顷:形容云天辽阔广大,无边无际。转瞬:一刹那。反哺:比喻报恩。渺渺:渺远貌。荒原:边塞之地。高冈:山岗。西风冷:秋风寒冷。 【赏析】 《凤栖梧·题沈介庵望云图》是一首悼念亡妻的悼亡词,作于作者去世前。上片写妻子生前之景、之状、之情;下片写亡妻死后之景、之状、之情。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对亡妻的思念及对其一生的追思和哀悼。全词语言凝练,感情深挚,意境悲凉凄清,风格苍凉沉郁
诗句解析: 1. "百字令题平山女史诗卷":这是诗的标题,表明接下来的内容是关于平山女史诗的。 2. "清才慧性,是碧翁亲付,蕊珠仙子":形容平山女具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这种描述可能是对她性格的一种赞美。 3. "玉手蔷薇花露涴,净洗脂浓粉艳":描绘了平山女细腻的手指和娇艳如蔷薇般的面容。 4. "笔落珠圆,诗成锦灿":形容她写作时的才情,如同珍珠般圆润,诗歌则如锦绣般灿烂。 5.
这首诗是诗人在消夏图上所题,描写了一幅夏日消暑图。 第一句“覆院阴浓月上迟”描绘出了一种宁静而深沉的夜幕景象。庭院深深,月光斜照,给人一种静谧、幽深的感觉。 第二句“清风戛戛玉参差”,则展现了夜晚微风吹过的情景。风中似乎夹杂着各种声音,如同玉石碰撞一般,给人一种清脆悦耳的感受。 第三句“客来留坐晚凉时”,描绘了客人来访,主人热情款待的场景。他们在凉爽的晚上一起聊天、品茶
满庭芳 · 呈学博宋云溪老师 主宰斯文,维持大雅,衙斋坐拥缥缃。登仙有日,台阁久相望。况是广平才调,梅花赋、雪里标芳。绛纱启、和风远拂,弦诵出鳣堂。 微才惭泳絮,许同桃李,也傍门墙。何栽培格外,祸枣何当。敢乞玉台新序,珊瑚架、笔染馀香。荣华衮、千秋一字,卷帙倍生光。 注释: 主宰:管理,控制,主宰着文化教育。 维持:保持,维护。 衙斋:官府的书房。 缥缃:古代用缥色和黄色丝织品装书的书。 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