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侵书幌。昼初长、燕语雕梁,山明翠嶂。积雨新晴天一碧,夜夜风清月朗。最好是、松间石上。世味炎凉禅味远,篆烟轻、隔院钟敲响。游仙梦,蓬瀛想。
幽人此际诗情爽,占韶华、有酒须倾,有花须赏。万绿阴遮临水阁,试把纱窗洞敞。一任取、凭栏四望。手拍红牙翻水调,出诗词、付与青童唱。檐樱熟,蔷薇放。
金缕曲·书扇赠徐湘浦世叔
草色侵书幌。昼初长、燕语雕梁,山明翠嶂。积雨新晴天一碧,夜夜风清月朗。最好是、松间石上。世味炎凉禅味远,篆烟轻、隔院钟敲响。游仙梦,蓬瀛想。
幽人此际诗情爽,占韶华、有酒须倾,有花须赏。万绿阴遮临水阁,试把纱窗洞敞。一任取、凭栏四望。手拍红牙翻水调,出诗词、付与青童唱。檐樱熟,蔷薇放。
注释:草色侵书幌。昼初长、燕语雕梁,山明翠嶂。积雨新晴天一碧,夜夜风清月朗。最好是、松间石上。世味炎凉禅味远,篆烟轻、隔院钟敲响。游仙梦,蓬瀛想。
幽人此际诗情爽,占韶华、有酒须倾,有花须赏。万绿阴遮临水阁,试把纱窗洞敞。一任取、凭栏四望。手拍红牙翻水调,出诗词、付与青童唱。檐樱熟,蔷薇放。
赏析:
《金缕曲·书扇赠徐湘浦世叔》是一首咏怀词。全篇抒发了作者对徐湘浦世叔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祝福。词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祝福。
首句“草色侵书幌”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草色已经染绿了书房的窗户,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接着,“昼初长”点明了时间,白天已经很长了。“燕语雕梁”描绘了燕子在屋梁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山明翠嶂”则描绘了远处的山峦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明亮,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接下来的句子“积雨新晴天一碧”,描述了天气的变化,经过长时间的降雨后,天空突然变得晴朗,一片碧蓝。这种变化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一切都焕然一新。紧接着的“夜夜风清月朗”,则是对这一景象的延续。每当夜晚来临,微风拂过,月光如洗,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词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每天都能像这美好的自然景色一样,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在词的第三句“最好是、松间石上”中,词人提到了“松间石上”,这是对前两句中描述的自然景色的具体化和具象化。松树之间、石头之上,是词人心中的理想之地。他喜欢在这样的地方静坐,欣赏大自然的美好,感受生命的宁静与和谐。
“世味炎凉禅味远”,这句话表达了词人对世事的超脱和淡然。在繁华的世界中,人们往往会被世俗的欲望所困扰,但词人却能保持一颗清净的心,不受外界的影响。他认为,只有像佛家所说的那样,才能远离尘世的纷扰,找到内心的安宁。
接下来的两句“篆烟轻、隔院钟敲响”则描绘了一幅安静的画面。篆烟在空气中飘散,轻轻地弥漫开来,与远处传来的钟声相互呼应。这声音虽然微弱,但却能穿透寂静的空间,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宁静与美好。
词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他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静静地思考,享受生活的美好。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词的最后两句“游仙梦,蓬瀛想”,词人再次回到了对仙境的向往。他认为,只有像仙人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仙境之中,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美好与意义。这里的“蓬瀛”是指仙境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这些地方都是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充满了神奇与美丽。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仙境的向往,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像自己一样,拥有一颗纯净的心,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去体验生命中的美好与幸福。
这首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一首经典的咏怀之作。它不仅展示了词人高超的艺术才华,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