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凄清,风缥缈。
月上梨花,阵阵炉烟袅。
一曲冰弦弹未了。
十二屏山,锦帐人空老。
泪痕多,鲛帕小。
淡酒三杯,能解愁多少。
醉里朦胧天外绕。
好梦谁惊,又是莺啼晓。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题干要求和答题范围,然后结合全诗加以分析理解。这首诗的作者是柳永,是宋代词人。这首词写的是一个春夜闺怨的故事,表现了词人的感伤情绪。“漏凄清,风缥缈”意思是:夜已很深,时间也过得很慢,只有风声和漏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到有些缥缈。这二句写环境的清冷,为后文抒情作铺垫。“月上梨花,阵阵炉烟袅”意思是:月光映照在满树梨花上,一阵炉烟袅袅升空。这两句写环境之静、人之孤寂。“一曲冰弦弹未了”,意思是:一曲《冰弦》还未弹完。“十二屏山,锦帐人空老”意思是:十二幅屏风,空空如也;锦帐里的人已年事已高。这里以景结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泪痕多,鲛帕小”意思是:眼泪流干了,只能用一块小小的手帕擦泪。“淡酒三杯,能解愁多少”,意思是:喝了三杯酒,能解多少忧愁?“醉里朦胧天外绕。好梦谁惊,又是莺啼晓。”意思是:醉中朦胧地梦见自己在天外飘荡,不知是谁把我从梦中惊醒,又听到黄莺在窗外啼叫。“好梦谁惊”点出“醉”。这几句描写的是作者饮酒之后,迷迷糊糊进入梦境,做了一个好梦。但是,被莺声惊醒,又回到现实的生活中来。这两句既写出了作者的苦闷,也反映出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矛盾心理。最后一句“又是莺啼晓”与前两句呼应,表明作者的苦闷仍然没有摆脱,只是暂时忘却而已。
【答案】
苏幕遮(春夜)
漏凄清,风缥缈。
月上梨花,阵阵炉烟袅。
一曲冰弦弹未了。
十二屏山,锦帐人空老。
泪痕多,鲛帕小。
淡酒三杯,能解愁多少。
醉里朦胧天外绕。
好梦谁惊,又是莺啼晓。
鉴赏:“漏凄清”三句,点出时间是深夜,时值元宵节。“月上梨花”四句,写室内外景物。室内有灯、有花、有琴声,室外有月、有风、有袅袅炉烟。一个“月上”字,烘托出夜深时分的气氛;一个“缥缈”字写出了风声和漏壶声音的交织。“一曲”、“十二屏山”二句,写室内情景。“十二屏山”指床的装饰物,“锦帐”则形容室内陈设华丽。这些景物都暗示了主人公的身份地位,而主人公却感到孤独、凄凉、冷落。“漏凄清”两句写时间的流逝,突出了时间的缓慢。而“月上梨花”四句则是对这种时间感受的进一步渲染。“一曲”二句写室内琴声不绝。“十二屏山”二句则写室内人去楼空。“泪痕多”三句写室内外景色引起的伤感。室内有琴声,室外有莺啼,而这一切对于主人来说却毫无意义,只能引起伤感。“淡酒三杯”二句,写室内外气氛的对比。室内有琴声,室外有莺啼,但室内外气氛却截然不同。室内外的气氛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前者是“愁”,后者是“欢”;因为前者是“梦”,后者是“醒”。所以,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一杯淡酒下肚,能解多少忧愁呢?”“醉里朦胧”三句,写主人公的梦境。“好梦谁惊”点出“醉”。“又是莺啼晓”一句与前面三句呼应,表明主人公的苦闷仍然没有摆脱,只是暂时忘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