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破遥天,一行飞向妆楼近。
闺人误认。
猜作封侯信。
万里关山,寂寞寒沙印。
长空净。
高天难问。
谁写江南恨。
《点绛唇》原文及赏析
词作鉴赏与创作技巧分析
- 作者简介
- 熊琏字商珍,号澹仙、茹雪山人,江苏如皋人。晚为闺塾师,依母弟居,有诗词文赋传世,其作品常以悲切哀伤之语,读之泪下。
- “燕雁无心”主题解析
- “燕雁无心”一语出自清代熊琏的《点绛唇》,此词以燕子和大雁为意象,通过它们飞行的无定向状态,寓意了词人的漂泊不定之感以及对于自由向往之情。
- 词中意象解析
- “妆楼”一词在古代多指女性居住之所,此处可能隐喻诗人或词人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所经历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对现实束缚的不满以及对自由的追求。
- 整首词情感表达
- 全词以雁飞为主题线索,通过对雁飞无定向的描述,展现了词人内心的迷茫与困惑,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未来不确定的焦虑。
- 词中的意境构建
- 熊琏在这首词中巧妙利用自然景物,通过“书破遥天”、“妆楼近”等景象,构建出一个既真实又虚幻的意境空间,使得读者能够产生共鸣,感受到词人的内心世界。
- 艺术手法探讨
- 整首词运用了拟人和象征等传统诗歌手法,通过燕雁的无心飞行,象征着词人自身的漂泊与无奈,同时,通过“长空净”、“高天难问”,传达了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情感。
- 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 《点绛唇》的创作背景涉及南宋时期的历史变迁,通过燕子和大雁这一自然界的象征,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 现代解读与启示
- 当代读者可以从《点绛唇》中汲取灵感,理解并反思个体与社会、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关系,从中获取面对困难挑战时的勇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