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熹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姜夔,题目为《六桥草堂图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玛瑙坡前路。认虹桥、高低十里,亭台无数。落日荒荒红不语,只照长廊短庑。指断碣、重来摩抚。南宋衣冠何处是,算六陵并少冬青树。高隐士,自千古。 玛瑙坡前的山路,可以辨认出虹桥和亭台楼阁。夕阳西下,一片荒凉,红色渐渐消失,只有长长的走廊和矮小的房屋被余晖映照着。那些断石残碣,仿佛在诉说着南宋遗民的故事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杏花门巷,试雨声多处,问春消息。中酒烧灯人意懒,又是销魂时刻。见说江南,连朝天气,只觉东风急。题诗须记,莫教忘了寒食。" - 注释:杏花盛开的季节,在杏花门巷里听到雨水的敲打声,询问春天的消息(即季节更替)。因为饮酒过多而感到头晕眼花,灯光下也提不起兴趣,这感觉令人销魂。听说江南地区连日来天气晴朗温暖,但只觉得东风急促
沁园春·嘉定竹烟筒圆润可爱茗香姑母索词篆刻其上 万筱连山,新粉丛边,分来露梢。记金摇竿影,横量钿尺;珠排节数,圆截银刀。密袅龙头,细拖凤尾,水样鹅黄玉一条。中通处,有拾余瑶草,好逗心苗。 注释:竹烟筒:一种用竹子制作的烟斗。新粉丛边:新长出的竹笋。分来露梢:从竹梢上的露珠落下的地方采摘。金摇竿影:用金色的钓竿。横量钿尺:用来测量尺寸的工具。珠排节数:像珍珠一样排成一行。圆截银刀
【注】姚眉史是《红楼梦》中的人物,此诗为作者对与姚眉史的相遇所抒发的情感。 碧纱六扇,记铜环春昼。人在高楼倚双袖。正试灯、风细月子初圆,相逢处,好在上元时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姚眉史在元宵节的夜晚相遇的情景。诗人站在高处,眺望着姚眉史的身影,仿佛看到了她那美丽的倩影。诗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那是元宵节的时候,两人在楼上相见,彼此的目光交汇,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银河原不隔,咫尺红墙
心篆初烧,丁帘初试,卷一灯、掩过山屏。古锦囊空,玉琴膝上斜横。碧梧桐院阑干曲,理冰丝、还自消停。看青天、几片微云,几点疏星。 译文:心中开始燃烧起对琴音的渴望,轻轻地拉开窗帘,让月光照亮室内。古筝静静地躺在膝上,仿佛在倾听着什么。庭院里的梧桐树枝弯弯绕绕,梳理着冰凉的丝线,让人感到宁静和放松。抬头仰望天空,看到几片淡淡的云彩和几点稀疏的星星。 赏析:这首诗以描绘音乐、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为主要内容
水龙吟·秋晚过城东有感 【注释】 ①盘鸦:乌鸦盘旋。 ②角声:古代军中用号角报时,故称。寒堞:指城墙上的垛口或箭窗。 ③河桥:古桥名。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的“河桥”就是此桥。 ④檐瓦:指屋檐的瓦。 ⑤月街灯市:月光照耀下的街道和市场。 ⑥南园:泛指园林。 ⑦玉牌:指玉制的牌子,古代帝王用来记事或赐给臣下的凭证。诗中可能借指玉制的宫室遗址。
【诗句解释】 1. 细咽风砧:指秋夜的风声如打砧的声音。 2. 缓敲檐铁:指敲打在屋檐上的铁器声音。 3. 无端作出声声:无缘无故地发出阵阵响声。 4. 透薄窗纱,偏生不肯天明:透过窗户的纱幕,偏偏不肯等到天亮。 5. 芭蕉自说凄凉语:蕉树自己说着凄惨的话。 6. 奈多情:奈何多情。 7. 至此魂销,入耳偏清:到了这个时候,魂魄都消散了,但那声音却特别清晰。 8. 衫边:衣襟边上。 9. 斑斑泪
【注释】: 1、摸鱼(mō yuè)子:词牌名。 2、姚秋芷姑丈:指作者的好友姚秋芷的丈夫,也就是作者的岳父。 3、复有楚北之行:指岳父即将前往湖北北部。 4、填此赠别:为这首歌曲作注。 5、不多时霜痕遍糁(sǎn):不多一会儿,山上便布满了霜雪。糁,通“散”,散布。 6、乌桕(jù):一种落叶乔木,叶子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果实球形,黑色。 7、斜阳:太阳偏西时的阳光。 8
凤凰台上忆吹箫 · 樊慈花室叶织卿夫人遗卷 碧月无声,银河有影,佩环飞去瑶天。料彩鸾、人世住不多年。几幅淡螺残墨,空剩下、香冷云笺。君知否,从来好梦,只合如烟。 仙仙。九张机下,闻说道、秋星曾坠凉筵。奈玉虹桥卸,鹊也难填。便是荀郎情厚,怎禁得、泪泻红铅。东风峭,琅然一声,吹断琴弦。 注释: 1. 碧月无声,银河有影:形容夜晚寂静的景象,月光和银河映照在夜空中,显得十分美丽。 2. 佩环飞去瑶天
石湖仙 · 又题花滩渔唱词稿并怀其楼居之胜 花滩渔唱,认红树溪边,天影云荡。云外结诗楼,倚楼人悠然运想。沙鸥都熟,画半顷凉波相让。闲放。喜此间,水竹无恙。 前林几家老屋,正斜阳当门晒网。一笛西风,吹得青山都响。酒醒阑凭,梦回月上。句如飞桨。才一晌。高歌已拍仙掌。 注释: 1. 花滩渔唱:指在花滩上的渔夫们唱着渔歌。 2. 红树溪边:指溪边的红树林。 3. 天影云荡:天空中的云彩映照在水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