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俱
郑希尹大夫会吴中诸老,惟方子通不至。余作诗呈希尹 【注释】:黑头:黑色的头发,代指高官。方子通:方孝儒,字子通,明末清初人,曾做过翰林院编修。耆英:耆,通“颀”,长;英,英才。交会:聚会、相会。博识:广博的知识。犹:仍然。敦诗:勤于写作诗歌。晋将军:晋朝诗人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自号五柳先生。河(hu水)曲:弯曲的水。灵光:佛经称佛的慧光为灵光,这里指佛光寺,在苏州市西。芝盖:灵芝般的车盖
注释: 在醉意中追求名声,真是苦不堪言。谁会相信那万缘的轻呢?我看着尘世的生活,就像梦中一样。更高兴的是,我找到了这样的生活,可以安享这份宁静的生活。游客刚刚回到家乡,就听到寒雀的叫声,山人刚走,就看到晓猿被惊扰。我会和你们一起去幽静的地方探寻真理,无限的青山映入眼帘,令人心旷神怡。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是作者对江彦文送行之词的回应。首联“醉里求名苦不情,翛然谁信万缘轻”,诗人用反语的形式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题的解答,首先应了解全诗内容,然后抓住关键语句,分析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最后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典训文章见白麻”,“典训”,指经邦治国的才能;“文章”,指文采,即文采风流。这里指的是他的文章才华。“经纶才术又王家”,“王家”,指国家。这里指他的经国治世的才干。“如何袖手千岩里”,“袖手”,比喻退隐。这里是说他退居山林。“临溪一径斜”
【注释】 绿沉:指绿色,这里指绿色的旌旗。 范叔:晋时范汪,字叔,为官清廉有节操,后遭诬陷被免职。 文翁德化深:文翁,即文翁,西汉蜀郡守,他兴办学宫、教化民众,使当地文化教育大为发展。 泌饮:汲水,古人用竹筒汲取泉水以酿酒。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 道林:佛教用语,指佛教徒聚居的林地。 【译文】 千骑双旌间绿沉,草堂无径辱幽寻。 应怜范叔穷愁甚,更觉文翁德化深。 泌饮衡门聊寄老,高山流水旧知心。
注释 - 潮海:大海- 当年:过去 - 陆沉:陆地沉没,比喻世事变迁,如海枯石烂 - 山林:指深山密林中的隐居生活 - 投老:年老归隐 - 清溪:清澈的溪流 - 宛转:曲折蜿蜒 - 千山静:形容景色宁静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阴森:阴暗,令人感到压抑 - 法界:佛教用语,指一切事物的境界或范围 - 居士室:指僧人居住的小屋 - 庵基:寺庙的基础 - 山王:山林之王,喻指山林中的王者
诗句:白首同经本命年,君临方面我归田。 译文:与庄大夫一同经历本命年,你治理一方而我回归田园。 注释:白首,指老年,也指夫妻或朋友间年龄相当。经,这里指科举考试。本命年,指属相相同或者年份相同的一年。君临,统治、治理之意。方面,这里指治理一方的意思。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白首同经本命年”来表达与庄大夫共同经历的这一年,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
【诗句释义】 某启伏蒙宫使资政左丞以某末疾渐平宠贶新诗仰荷眷私钦诵不足谨依严韵攀和四首少叙盛德仍述鄙怀伏惟采览某再拜。如公真似泰山云,敷寸崇朝四海闻。出处要同周四友,声名何减汉三君。词源笑唾三冬学,妙旨深明六艺文。要是天孙机杼手,莫将云锦并纤纹。 【译文】 某启伏蒙宫使资政左丞您因我的疾病逐渐康复而赐予我新诗,我仰慕您的眷顾和偏爱,恭敬地朗诵,感到不足,谨依照严韵来攀和四首诗。稍微叙述您的盛德
【注释】 过眼,眨眼之间,比喻时间很短。纷纷梦电,比喻光阴如电。多闻,见闻广博。鉴湖,即鉴湖先生张拭,名世南,宋代学者。水君,指张拭,因称张拭为“水君”。顾我衰怀无复理,意思是说我的心境已经衰老,无法再去处理事物了。空余宿习寄微文,意思是说我把过去的习惯都寄托在这篇文章上。深惭推借逾涯甚,意思是说我深深地惭愧,因为文章被你超过。御木纹,指《御览》。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用韵述怀”,然后分析诗中的关键句或重要词语,最后结合诗句的意思进行赏析。 本题要求赏析诗句,首先看诗句的意境和情感,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从手法、结构、内容等方面分析,如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等等。 1. 第一联:诗人感慨交游的变化无常,抒发自己的忧世之情。 2. 第二联:诗人感叹自己年老体衰
【诗句解读】 1. 辩口悬河气吐云:指徐节之的辩论能力极强,他的言论像天上的云彩一样飘荡。 2. 贤豪往往尽知闻:指贤达之士和豪杰们常常了解他的名声。 3. 论兵似欲无坚敌:指他在军事上谈论时总想避免遇到强大的敌人。 4. 揽辔常思去败群:指他总是考虑如何才能摆脱失败的局面。 5. 正使流言成玉玷:即使有流言蜚语也无所谓,因为那些诽谤如同污点一样,并不能掩盖他的光辉。 6. 何妨浃骨自兰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