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頔
小重山 · 端午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这首诗是端午节期间所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端午节习俗的怀念之情。以下是对诗句的解释及赏析: 1.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 注释:端午节时,到处都忙着制作艾草和菖蒲的香料。谁家的孩子与女儿一起庆祝这个节日呢? -
【注释】□:这里指代“玉山”。承宣:古代对尚书省的通称,也泛指朝廷。君秩满、我迟延:指你(指主官)任期已满,而我(指作者)还在拖延,尚未到任。几度醉花前:几次在花前喝得酩酊大醉。曾怪杀:曾经埋怨过。曾,曾,表示过去的意思;怪,责怪;杀,语气词。 【赏析】这是一首怀人诗。首句以“山色共”写景,点出“□□山”,即玉山;次句写自己与友人分别之后的情况。三、四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已到都门,但因友人还未卸任
【注释】 绿树啼白猿:指猿鸣于树上。绿树,青草,猿猴栖息之地,故有此句。鹤归来:指鹤自天而降。冥冥:昏暗的样子。 游辰风日和:指春风吹着阳光明媚。游辰,春天。 川原豁而开:指川流平原开阔。川原,指平原,川,指河流。豁,通达。 麻麦蔚以蓼(liǎo):指麻麦郁郁葱葱。麻,指麻类庄稼,麦、蓼都是野草。 冥冥鹤归来,长啸下山麓:指苍鹰在山间翱翔。冥冥,昏暗,幽暗。长啸,大声呼啸,形容鹤飞得高远。
【解析】 “书”是诗题,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书”,全诗都是围绕“书”来写。 “一日不看书,此心若有失”这两句是说,一天不看(或少看)书,心里就会觉得好像丢了什么东西似的;这是说读书的重要。“有失”二字,表明了诗人对于读书的态度。 “看书心未已,细字费目力”意思是,我虽然已经看了很多(或:看了很长时间),但还觉得自己没有看够(或:看得不够仔细);这是因为书中的字很小,需要仔细地看才能看清楚,看出意思
【注释】: “赋诗”:即作诗。 一日不作诗,此心成渴想。一天不写诗,心中便生渴望之情。 非关贱性癖,只为薄技痒。并非因为性情懒惰(贱性癖),只是技艺浅薄,想要尝试一试。 六义起商周,汉魏相效仿。从商朝和西周时期开始,到汉代和魏代,人们开始模仿学习诗歌的六种基本内容。 下逮唐宋间,声韵迭清响。下至唐代和宋代年间,声韵的美妙和谐更加明显。 于焉观治乱,岂直事标榜。在这里观察治理和混乱的现象
注释: 1. 送何子舟征官秩满 2. 友朋情若何,最苦是离别。 3. 亲爱不忍舍,临岐语呜咽。 4. 宦游南北州,江海多隔越。 5. 为官不必高,饮酒不必冽。 6. 宽厚长者心,刚强见中辍。 7. 所以甘棠阴,千载称召伯。 译文: 朋友的友谊如同何子舟,最痛苦的是离别。 我珍惜这份友情,不忍心离开他,但在路口告别时,我忍不住哭泣。 我四处漂泊,从北方到南方,江海之间隔着遥远的距离。
小重山 笑问西风一叶舟。阿谁招我上,武林游。岂知身世两悠悠。西湖好,孤负桂花秋。 应笑乐平侯。无端千百计,一场休。愿将功烈阐皇猷。南飞雁,莫为稻粱谋。 【注释】 笑问:笑着发问。西风:秋风,此处指南宋时期偏安江左的统治者。一叶舟:指一叶小舟。武林:今杭州一带,古时称杭州为武林。 逍遥游:形容悠闲自得的样子。 西湖好:西湖景色优美。孤负:辜负,有愧于。 南飞雁:大雁南飞。 【赏析】
七佛庵三十韵 春色如多情,阴云贷游瞩。 登临不惮劳,𨁝踤转山谷。 石磴危欲欹,梯身进恐覆。 松风响箫笙,花露滴巾幅。 凿凿石齿连,盘盘山脊伏。 初疑路不通,似觉地可缩。 小憩林木深,大观天地育。 旷胸凌八荒,举手决四渎。 岁暮历险艰,时危事幽独。 情深山水佳,兴遣杖履复。 七佛庵先登,一人泉可掬。 誓将寂灭心,受此清净福。 人世徒喧啾,山门远荣辱。 艰难慨诸僧,落莫栖老屋。 江水清入怀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岑寂、樽罍(luán)、子美髯。 【答案】 飘飘双溪来。手持青芙蓉,笑索梅花开。语寄宣城谢,句咏都官梅。日南见子日,征途雪皑皑
铜池织风翠波跃,睡足暖烟饥不唼。 铜池:指铜壶滴漏的水面,因水声似鼓瑟之音,故名。 织风:形容水流轻缓如琴瑟之声。 翠波跃:形容湖水碧绿清澈,波光粼粼。 睡足暖烟饥不唼(jià):意谓在铜壶滴漏的水声中悠然自得,仿佛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和食物的匮乏。 重帘未厌云水姿,华屋清深寄间绝。 重帘:指重重重叠的帘幕。 云水姿:形容帘幕轻盈飘渺如同云水一般。 华屋:华丽的房屋。 清深:指深邃幽静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