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成己
注释:东风拂动,轻轻飘荡的柳絮像一片片花瓣落在了征衣上。春天过去又来临,可是春天的痕迹却一点也没有留下,寂静之中又有谁能知道呢?我询问沈郎(指沈约)为什么他腰围越来越瘦弱?功名之心违背了心愿。我想这样的计策、这样的打算,未必就不合适。还是把那些闲愁寄托在喝酒上,用幽雅的兴致来裁诗。溪山景色很好,但是怅然若失地想起我的故人已经稀少了。回首处、清泪如丝。 赏析:此词是词人于清明过后醉酒后
这首诗是苏轼的《定风波·元佑六年自杭移知颍州,张偓佺以诗相送。作此词答之》。 首句“望月婆罗门引仲坚复见和文势亹亹殊觉逼人”,意思是说,望着皎洁的月亮,想起了远方的朋友,朋友的字迹像婆罗门的经文一样端正,让人感到一种压迫感。 第二句“长安倦客,不堪重整旧朝衣。”意思是说,自己作为一个在京城的疲倦的游子,已经不能再穿起那件破旧的衣服了。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感受,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无奈。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句,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内容,结合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来分析。“小窗睡起,晓寒特地怯春衣。篝灯坐拥残霏”意思是小窗醒来,晓寒特地怯春衣。围着篝灯坐着,还留着残霜的雾气。“衮衮愁来何处,独有两眉知”意思是:纷纷愁绪从何处涌来?只有两道眉毛知道它。“倩一尊聊尔,为解重围。”意思是:举起一杯,聊慰我吧
【注】行香子 · 书舍偶成 自叹劳生,枉了经营。到而今、一事无成。不如闻早,觅个归程。 向渭川渔,东市卜,富春耕。 眼底浮荣,身外虚名,尽输他、时辈峥嵘。得偷闲处,且适闲情。 有坐忘篇,传灯录,洗心经。 赏析: 此词上片写人生苦短,应珍惜光阴,及时归隐。下片抒写对名利的淡泊之情。全词抒发作者厌倦世俗,渴望归隐的思想感情
诗句解释: 1. 蹉跎岁晚,床头铁研已生衣。破窗雨送轻霏。 注释:“蹉跎”是“消磨、虚度”的意思,这里指岁月流逝。“床头铁研”是古代的一种研磨工具,用来研磨药材。“生衣”是指磨刀时磨出了火花,烧到了铁研上。“破窗雨送轻霏”,意思是窗外的雨滴像细丝一样洒落下来,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 2. 暗里随风入夜,花上早先知。 注释:“暗里”是指晚上,“随风”指的是风的力量很大。“入夜”是指夜晚来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解答此题,要理解词的大意,把握诗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作答。 “点检花枝”三句:是写春光已逝,花枝零落的景象。风雨之外,雪堆琼矗,春去也!朱丝弦断,鸾胶难续;眼底光阴容可惜,旧游回首寻无迹。这几句的意思是:风吹雨打,雪花堆积,花枝零落。春天已经过去,朱红色的琴弦断了,难以再续上。看眼前时光流逝,令人惋惜;往日游玩之地
【注释】 1. 大江东去: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 杨国瑞:李白好友。 3. 汾浦:指黄河边的平川地带。 4. 秋水渺茫无际:江面辽阔,水波荡漾。 5. 忙时来复去:指季节更替,农事忙碌。 6. 泛若虚舟不系:比喻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 7. 篱菊将开,村醪初熟:指秋天到来,丰收的庄稼和美酒。 8. 个中吏隐无愧:说自己在官场上的清白。 9.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注释:描述江水东流的景象,感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周瑜等已随江水流逝。 - 译文:看着滚滚江水向东流去
木兰花慢 · 元宵感旧 金吾不禁夜,放箫鼓、恣游遨。被万里长风,一天星斗,吹堕层霄。御楼外香暖处,看人闲平地起仙鳌。华烛红摇醉勒,瑞烟翠惹吟袍。 【注释】: - 木兰花慢:词牌名 -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上元节、灯节 - 御楼外香暖处:皇宫外热闹非凡的地方 - 平地起仙鳌:比喻景象壮观,如仙人在地面举起巨鳌 - 华烛红摇醉勒:形容灯火通明,人们饮酒作乐 - 瑞烟翠惹吟袍:形容香烟缭绕
满庭芳·斋居有感敬继遁庵兄韵 作者:辛弃疾 鏖战文场,横挥笔阵,万言一策平边。青云稳步,逸气盖贤关。致主尧虞堂上,真儒事、直欲追前。回头错,闲中风味,一笑觉都还。 百年都几日,何须抵死,着意其闲。寻一邱一壑,此固无难。遁迹月萝深处,风吹梦、不到长安。浑无事,床头睡起,檐日已三竿。 注释: 鏖战文场:指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进行文战。 横挥笔阵:指笔力雄健,气势磅礴。 万言一策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