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袅袅,飞花一片点征衣。等闲耗损香霏。春去春来无迹,静里几人知。问沈郎何事,带减腰围。
功名愿违。算此计、未应非。剩把闲愁殢酒,幽兴裁诗。溪山好在,怅眼中、渺渺故人稀。回首处、清泪如丝。
注释:东风拂动,轻轻飘荡的柳絮像一片片花瓣落在了征衣上。春天过去又来临,可是春天的痕迹却一点也没有留下,寂静之中又有谁能知道呢?我询问沈郎(指沈约)为什么他腰围越来越瘦弱?功名之心违背了心愿。我想这样的计策、这样的打算,未必就不合适。还是把那些闲愁寄托在喝酒上,用幽雅的兴致来裁诗。溪山景色很好,但是怅然若失地想起我的故人已经稀少了。回首处、清泪如丝。
赏析:此词是词人于清明过后醉酒后,怀念友人而作。全词以写景起,然后转入抒情,最后以写景收束,情景交融,感情深挚。
“东风袅袅”一句,描写东风轻拂,飞花乱落。东风本是无形无影,它随风飘摇,似乎袅袅娜娜,飘飘洒洒。但作者却把它拟人化,说它“飞花一片点征衣”,好像它在空中翩翩起舞,把一片片花瓣撒向大地。这里,既写出了东风之劲,也写出了风的温柔。接着“等闲耗损香霏”,是说这飞花在不知不觉中已把衣裳染得香气四溢。一个“等闲”两字,道出作者对飞花的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春光易逝的惋惜之感。春去春来,无迹可寻,只有那春风还在吹拂着大地,然而人们却不知春归何处。“静里几人知?”一句,则更进一层,写出了人们只知春归,却不知春在何方。“问沈郎何事”,以下数句,则是词人在探询好友的近况。“带减腰围”,是说朋友消瘦了,腰带也松了。“带减腰围”四字,不仅写出了朋友的憔悴之状,而且暗寓了词人的关切之情。
“功名愿违”一句,表明词人对功名的淡薄和不慕。他本想借酒消愁来排遣心中的苦闷,但结果却是借酒浇愁愁更浓,于是他只好借酒抒怀,挥毫作文,来聊慰自己的心情。“剩把闲愁殢酒,幽兴裁诗”两句,是说词人借酒解愁,吟诗赋文来排遣心中烦忧,以抒发自己的幽情逸兴。这里的“閒愁”、“幽兴”是作者的内心感受,“殢酒”与“裁诗”都是词人的行为表现。“溪山好在”,以下三句,词人转而描写眼前所见的景色,以寄寓对友人深切的思念。“怅眼中、渺渺故人稀”,意思是说,眼前所见的山水美景,使人惆怅不已。因为远方的友人实在太少了,所以连故人都看不见了。这几句,是写词人的孤寂之感。“回首处”以下三句,又是以写景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清泪如丝”,是说词人想到故人远隔重洋,不能相见,不禁悲从中来,泪水纵横而下,犹如细雨般纷纷扬扬。这两句,既是以景写情,又是以情写景。
此词是一首咏怀之作,通过写景抒怀,表达了词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全词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