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载
诗句 1 国受舆图广:国家拥有广阔的疆域,国土广阔无垠。 2. 家传谱牒详:家族传承的记载和文献非常详细。 3. 驰声由雁塞:家族声望远扬,如同在雁门关外的名声一样。 4. 拓迹至狼荒:家族的足迹遍及荒凉之地,像狼一样不惧艰难。 5. 转战逾千里:家族中的成员曾转战千里,经历艰苦的战斗。 6. 来降尽一方:家族中有人来归顺,为一方带来和平。 7. 奋戈回白日:家族中有勇者奋起反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仲实的《送张仲实之宜兴》。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译文和赏析: 1. 南渡邦初造,西山将独贤。 - 释义:国家在南方刚刚建立,而西山的张仲实将会独自出类拔萃。 - 译文:国家在南方刚刚建立,而西山的张仲实将会独自出类拔萃。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南渡和新立的国家,强调了张仲实的独特地位和重要性。 2. 立功何赫赫,流庆尚绵绵。 - 释义:立功多么显赫,流芳却绵延不断。
【诗句翻译】 珠生于海之底,玉藏于山之巅。 夜气交映月中天,阳精显现彩虹桥。 贤良兼备重价高,英风劲吹当代人。 好学源于天性纯,能书堪称国宝珍。 名传冀北传千古,作赋模拟河汉神。 欲征扬子未遂志,旋闻褚公获荐引。 暗合玄妙难独行,遗教争雄显英名。 绝艺虽宜进献君,奇才自与众不均。 交游倾尽上国都,选官属南宫学士。 邓禹初任试官职,匡衡对答如泉流。 海邦终归寂寞地,学馆仍见巍峨楼。 已入千人录簿中
【注】: ①送完者,指送我的人。同知,同知州事,是地方官名。 ②来游天子学:天子学即国子监,是皇家的教育机构。 ③藉甚(jiè zhìn)有声华:籍贯、声名很大,声誉很高。 ④论事依三策:讨论事情依照三种方法。 ⑤藏书至五车:指家中藏书很多,像书柜一样。 ⑥题雁塔:在雁塔上题诗。雁塔是佛教圣地,唐代僧人玄奘为保存其译经而建。 ⑦谱牒(pǔ dé)记龙沙:指家谱记载,如龙的足迹般遍布各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云山图为茅山刘宗师作: 这是说,这首诗是为茅山的刘宗师绘制的云山图。 长江千万里,奔浪薄高云。: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它流经数千里,水流湍急,波浪拍打着天空。 龙现谁能睹?猿啼不可闻。: 在如此壮观的自然景象中,人们往往难以看到龙的存在,也无法听到猿猴的啼叫。 迂回因地势,昭晰应天文。: 地形复杂曲折,导致水流迂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寄王继学二十韵》。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以及一些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译文 圣明的天子治理天下,元老大臣辅佐朝廷。 虚心求贤纳士,摒弃奸邪小人。 被皇帝任命为高官,知道你有卓越的才能。 淳朴的风气随日光传播,公义应当顺应时节而开放。 背负重任需要烹饪鼎釜,操刀需要裁剪裁断。 锋利的刀锋行于要害之处,美味的食物配合着盐梅。 庙堂上经常讨论国事决策
注释: 朔易回元气,人才起俊流。 朔气转易,万物复苏,人才辈出。 声华当翰苑,文采冠中州。 声名显赫于翰林院,文采斐然冠绝中原。 振佩趋台阁,抽毫侍冕旒。 佩玉前行赴台阁,挥毫侍从御座之前。 人传《鹦鹉赋》,家有鹔鹴裘。 人们传诵《鹦鹉赋》的故事,家中珍藏着鹔鹴皮制成的裘。 式睹黉宫立,共惟祀典修。 目睹朝廷的庄严,共同遵循祭祀的规程。 一朝虞或缺,六器俾旁求。 一旦皇帝有所空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首先读懂诗句,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通过对春雪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国运民生的关注。具体赏析如下:首联“寒气何悽惨”“春空正杳冥”,描写了冬末春初,天地间一片凄冷的景象;颔联“东皇收橐籥,北帝驾軨軿”,写春神收回冬天所掌管的风袋、车盖等,让它们去驱赶寒冷,迎接春天的到来;颈联“混沌包三极,缤纷走百灵”写春天万物复苏
【注释】 1. 丘子正:丘浚,字仲深。海盐县(今浙江嘉兴)人,明代文学家、散文家。有美区中彦:指丘浚的才华出众。 2. 由来志不群:自从他立志不凡。 3. 舟航了吴越,裘马向燕云:乘坐船只航海到了吴越,穿着皮衣马匹前往燕云。 4. 才思庾开府:才思像庾亮一样。 5. 风流王右军:风度和技艺都像王羲之一样。 6. 得时宜玉笋:就像玉笋般适合时机。 7. 稽古剩香芸:考证古代遗留下香草芸草。 8.
这首诗是黄子久的一首喜晴诗,作者在江知府处作客。诗人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黄子久的喜爱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履直恒如矢,防偏或类舟。 履直恒如矢:形容行走正直如同射出的箭一样坚定。 防偏或类舟:比喻处事公正无私,就像船上的舵一样稳定。 2. 第夸翻竹简,不省计牙筹。 第夸翻竹简:意思是说黄子久能够轻松地翻看竹简,比喻他聪明过人。 不省计牙筹:意思是说他做事不需要考虑复杂的计算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