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千万里,奔浪薄高云。
龙现谁能睹?
猿啼不可闻。
迂回因地势,昭晰应天文。
剑气秋如洗,珠光夜欲焚。
连峰俄笋迸,断岸复瓜分。
句曲临东极,岩头有隐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云山图为茅山刘宗师作:
这是说,这首诗是为茅山的刘宗师绘制的云山图。
长江千万里,奔浪薄高云。: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它流经数千里,水流湍急,波浪拍打着天空。
龙现谁能睹?猿啼不可闻。:
在如此壮观的自然景象中,人们往往难以看到龙的存在,也无法听到猿猴的啼叫。
迂回因地势,昭晰应天文。:
地形复杂曲折,导致水流迂回;而天体的明亮与昏暗,也与地理条件有关。
剑气秋如洗,珠光夜欲焚。:
秋天的江水清澈,就像一把锋利的剑;夜晚的江面闪烁着珍珠般的光芒。
连峰俄笋迸,断岸复瓜分。:
形容山峰连绵不断,如同嫩笋一般破土而出;河岸断裂的地方又像是瓜蔓一样蔓延开去。
句曲临东极,岩头有隐君。:
句曲山位于中国的东部边缘,是道教的重要圣地之一;岩头村则是一个隐居之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的壮丽景色和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之情。诗中通过对江水的描绘,展现了长江的浩渺和力量;通过对山峰、江水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