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趋近地,藻翰集群贤。
给事黄门里,抽毫黼座前。
佩龟金作纽,赐马玉为鞭。
御酒倾壶满,宫花插帽偏。
清光依日月,逸思绕风烟。
记忆逾三箧,吟哦过百篇。
自惟叨侍从,不敢废周旋。
秋著随车猎,寒当襮被眠。
苏瑰才既敏,陆贽宠尤专。
自尔纡皇眷,于焉理化弦。
词臣方进用,才大毕腾骞。
可念如扬子,萧萧独草玄。
赠郭集贤
衣冠趋近地,藻翰集群贤。给事黄门里,抽毫黼座前。佩龟金作纽,赐马玉为鞭。御酒倾壶满,宫花插帽偏。清光依日月,逸思绕风烟。记忆逾三箧,吟哦过百篇。自惟叨侍从,不敢废周旋。秋著随车猎,寒当襮被眠。苏瑰才既敏,陆贽宠尤专。自尔纡皇眷,于焉理化弦。词臣方进用,才大毕腾骞。可念如扬子,萧萧独草玄。
注释:
衣冠趋近地:穿着朝服快步走向宫廷(皇帝所在之处)。藻翰:文采华丽的文章、书信等。群贤:众多贤才。给事黄门:给事中和中书省的官员。抽毫:指挥笔起草诏书或文章。黼座:帝王的坐帐,这里指帝王座位。金作纽:以黄金作成的钮扣。玉为鞭:指以美玉做的马鞭。御酒:天子亲自斟的酒。倾壶:满壶,满满的。宫花:皇宫中的花卉。偏:戴在头上。清光:明亮的光辉,指太阳和月亮。逸思:超脱的思想感情。三箧:《汉书·艺文志》载“《五经》七家”中有《诗》三十一篇,《书》二十九篇,《易》三十篇,《礼》十七篇,《春秋》十二篇,合为一百零五篇,称“七略”,是当时儒家最重要的文献。吟哦:吟咏歌唱。自惟:自己考虑。叨侍从:有幸服侍皇帝左右(指担任官职)。秋着:秋天去郊外打猎。襮被:用粗布制成的被子。苏瑰:即杜牧,字牧之,唐代著名诗人。陆贽:字敬舆,唐德宗时的宰相。纡皇眷:受到皇上的恩宠。纡,通“纡”。理化:治理政务。才大:才干高。毕腾骞:全部飞上蓝天,比喻有卓越的才能。扬子云:扬雄,字子云,汉代著名文学家。汉成帝时曾举荐他为大夫,后因直言极谏被免官。萧萧:形容人孤独寂寞的样子。草玄:《庄子·逍遥游》中说,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庄周常到楚国的蒙山之上游玩,他在那里看到一棵巨大的树,树上长满了像蓬草一样的东西,他问一个砍柴人这是什么植物,砍柴人说这是神木,能制作成车轮。于是庄子就写了《逍遙遊》,后人因此把这种写作叫做“草创”(即初创)。
赏析:
《赠郭集贤》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作者通过对郭集贤的描写寄托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叹,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无奈与期待。
诗的开头两句“衣冠趋近地,藻翰集群贤”,描绘的是郭集贤身着华丽的官服,手持华丽的文书,聚集在皇帝身边的情景。这两句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勾勒出了郭集贤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他所处的崇高地位和重要使命。
“给事黄门里,抽毫黼座前”,进一步描绘了郭集贤在皇宫中的忙碌景象。他作为给事中和中书省的官员,负责起草诏书,其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郭集贤在这样的位置上,能够抽出时间来挥毫泼墨,可见其才华之高超。
“佩龟金作纽,赐马玉为鞭”,则是对郭集贤身份的象征性描述。佩戴着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龟形玉佩,以及骑上珍贵的马匹,都是他尊贵身份的标志。这些细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郭集贤的地位和荣誉,也反映了他的谦逊和低调。
“御酒倾壶满,宫花插帽偏”,则描绘了郭集贤与皇帝之间的亲密关系。皇帝亲自为他斟酒,将满壶的美酒倒入杯中;而他自己则将宫花插在帽子上,以此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和亲近。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不仅体现了君臣之间的信任和默契,也反映了郭集贤的忠诚和敬业精神。
在“清光依日月,逸思绕风烟”一句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他将郭集贤比作明亮的月光和飘逸的云烟,既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又暗示了他内心的超脱和自由。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郭集贤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记忆逾三箧,吟哦过百篇”两句,则进一步揭示了郭集贤的才情和勤奋。他不仅记忆力惊人,能够记住大量的知识和信息;而且勤奋好学,不断吟咏创作,积累了大量的诗文作品。这种执着追求的精神境界,令人敬佩。
“自惟叨侍从,不敢废周旋”却透露出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无奈。他虽然有幸侍奉皇帝左右,享受着尊贵的地位和荣耀;但同时也深知自己的职责所在,不敢有丝毫懈怠。这种矛盾的心态,既体现了他对职责的坚守,也反映出他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秋著随车猎,寒当襮被眠”两句,则描绘了郭集贤在深秋和寒冬季节的生活场景。他随驾狩猎,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而在寒冷的季节里,则只能裹着粗布被子取暖。这些细节的描绘,既展示了郭集贤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郭集贤的描写和对其生活经历的展示,展现了一个才华横溢、忠诚敬业、内心矛盾但又充满激情的人物形象。同时,诗歌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