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易回元气,人才起俊流。
声华当翰苑,文采冠中州。
振佩趋台阁,抽毫侍冕旒。
人传《鹦鹉赋》,家有鹔鹴裘。
式睹黉宫立,共惟祀典修。
一朝虞或缺,六器俾旁求。
俎豆俄成列,蘋蘩遂可羞。
中朝方有道,下士实同休。
已及归鸿候,姑为食蟹谋。
朋簪多缱绻,使节少淹留。
晓日花间酒,春风柳下舟。
篇章微品藻,山水愧清幽。
郑璞曾先辱,隋珠不暗投。
考槃虽自引,窥观亦吾忧。
简册销长日,蓬蒿惮凛秋。
论高非纵诞,兴远托赓酬。
尚忆驹千里,胡能貉一丘。
何当把君袂,相逐驭风游。
注释:
朔易回元气,人才起俊流。
朔气转易,万物复苏,人才辈出。
声华当翰苑,文采冠中州。
声名显赫于翰林院,文采斐然冠绝中原。
振佩趋台阁,抽毫侍冕旒。
佩玉前行赴台阁,挥毫侍从御座之前。
人传《鹦鹉赋》,家有鹔鹴裘。
人们传诵《鹦鹉赋》的故事,家中珍藏着鹔鹴皮制成的裘。
式睹黉宫立,共惟祀典修。
目睹朝廷的庄严,共同遵循祭祀的规程。
一朝虞或缺,六器俾旁求。
一旦皇帝有所空缺,便要寻找六种器具填补空缺。
俎豆俄成列,蘋蘩遂可羞。
祭器摆放整齐,供品准备妥当即可进献。
中朝方有道,下士实同休。
朝中正直贤臣方为政,下界士子也得以安居乐业。
已及归鸿候,姑为食蟹谋。
已经等候到回归的大雁,就暂且谋划吃螃蟹之事吧。
朋簪多缱绻,使节少淹留。
许多朋友都依恋不舍,而使节则很少滞留。
晓日花间酒,春风柳下舟。
在早晨阳光下饮花间之酒,在春风吹拂下的柳树之下泛舟。
篇章微品藻,山水愧清幽。
文章虽稍加评论品味,但山水却自愧不如。
郑璞曾先辱,隋珠不暗投。
郑璞曾经受到侮辱,但隋珠不会暗中投送。
考槃虽自引,窥观亦吾忧。
虽然自己能够隐居自足,但看到别人被打扰也感到忧虑。
简册销长日,蓬蒿惮凛秋。
简册消磨了漫长时光,蓬蒿畏惧寒冷的秋天。
论高非纵诞,兴远托赓酬。
议论很高并非放荡不羁,寄托深远是希望以诗歌来报答。
尚忆驹千里,胡能貉一丘。
还记得骑着快马奔跑千里,哪里能够像那些土丘一样平庸。
何当把君袂,相逐驭风游。
什么时候能拉着你的衣袖,一起追随飞龙驾云遨游呢?
赏析:此诗是一首赠诗。首联点明题意:“朔易回元气,人才起俊流。”诗人认为,朔易(岁寒)之气转易,万物复苏,于是人才辈出。这两句是说,随着岁阳(冬至)的阳气开始转易,万物开始复苏,因此人才辈出。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概括,也是对社会人事的总结。颔联进一步说明这一点:“声华当翰苑,文采冠中州。”声名显赫于翰林院,文采斐然冠绝中原。这两句是赞颂周景远的才学出众。颈联承颔联而来:“振佩趋台阁,抽毫侍冕旒。”他佩戴玉佩前往台阁,挥动毛笔侍从皇上御座之前。“声华”句与“文采”句相对,“振佩”句与“抽毫”句相对,“侍冕”一句与“趋台”一句相对,形成了对偶,结构紧凑,语势跌宕。尾联承颈联而言:“人传《鹦鹉赋》,家有鹔鹴裘。”人们传说他有《鹦鹉赋》的故事,家中收藏着皮制的鹔鹴裘。这是说他的名声很大。尾联再承前两联:“已及归鸿候,姑为食蟹谋。”“已及”句承接“振佩”句,意思是他已经等到了回归大雁的时刻;“姑为”句承接“抽毫”句,意思是姑且为他筹划吃螃蟹的事情吧。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他等待得太久,暂时为他筹划吃螃蟹的事情,权且排遣一下他的相思之情。尾联最后一句“何当把君袂”,是想象未来的情景:“何当把君袂,相逐驭风游?”将来我定会拉着您的衣服,一起追随飞龙驾云遨游。这两句是想象未来两人在一起的情景。全诗四联八句,内容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周景远才学出众、声望极高;第二部分写他对朝廷政事的关注和参与;第三部分写他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