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遵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及赏析。解答此题,要借助注释和重点句子来理解诗句大意。然后结合注解和相关语句进行具体分析赏析,把握诗歌情感主旨即可。 ①“金谷”指晋代石崇的金谷园,位于洛阳城西。石崇曾于金谷园中大筑园亭,招引当时名流如潘岳(潘安)、陆机、左思等游观赋诗,一时文士云集,盛极一时。这里以石崇比李林甫。②荣盛:指权势显赫。谁过:何人可比。更何:更加,更胜。③翠娥:青翠的美女,借指美女
注释: - 朝野:指朝廷和民间。陶陶:高兴的样子。 - 官高:指官职很高。怨亦高:对官场的不满情绪也很高涨。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这里用来形容心情不舒畅,身体也消瘦了。莫酬:不能回报。渔父:指屈原。 - 浪交:比喻与世浮沉,没有固定的追求。千载:一千年的时间。咏离骚:吟诵《离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三闾庙(即屈原庙)所作,表达了他对朝野的不满,以及对官场的失望和对屈原的怀念之情
注释: 1. 干将墓:干将,春秋时期楚国人,以铸剑名世。他的儿子名叫干将,也擅长铸剑。后人称父子为“干将莫邪”。干将墓在今安徽宣城县。 2. 橐籥冰霜万古闻:橐籥,指传说中的神鸟,传说它能吐气成雾,吸气成风。冰霜万古闻,形容干将墓的历史悠久。 3. 拍灰松地见馀坟:拍灰,用拳头拍打地面的声音。松地,指松树林地。馀坟,表示墓地上仍有余下的坟墓。 4. 应缘神剑飞扬久:应缘,是因为某种原因。神剑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渔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棹月眠流处处通":描述渔父在月光下驾船入睡,水流畅通无阻。这里用“棹月”来描绘夜晚的情景,“眠流”暗示了渔父的悠闲自在。 2. "绿蓑苇带混元风":描述渔父身上的绿色蓑衣和腰间的苇带随风摇曳,仿佛融入了自然之中。这里的“混元风”可能是指大自然的力量,或者是渔夫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 "灵均说尽孤高事"
【注释】 青丝:古代妇女的发髻常用黑色或红色的彩线系在头上。素发生:指头发变白。 合欢带(wéihuán):一种用五彩丝线织成的花带,用来装饰妇女的衣带。罗带:用罗布做成的腰带。意全轻:情意已经不重。 文君:卓文君。马卿:司马相如。西汉时期,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后来被遣送回故乡。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女诗人薛涛。她以七绝见长,多写闺怨、思乡之词。诗中“失却”二句是说,自从与情人分手以后
【译文】 在战城南边,风沙遮天,云层被风吹得低垂,仿佛愁云密布。天刚蒙蒙亮,就与敌军交战,直到夜深人静还未停止。战场上又倒下了一具白骨,鲜血染红了大地。那青天之上,依旧高悬着过去的军旗。 【注释】 ①平旦:早晨。 ②旄头:指星名。古代用以指代北方。 ③旄头(máotóu):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主北方,其色白。 【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写战事连绵,风沙漫天,天色阴沉,似乎连云都被风刮得低垂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意,然后把握诗句中重要词语,结合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经历分析其表达效果。“渑池”是古代地名,在今河南省陕县。“西秦北赵各称高”:西秦,指秦国;北赵,指赵国。“各称高”:各有所长。“张筵”,摆上酒席。“列我曹”:让我和你们一起摆下酒宴。“何事君王亲击缶”,君王为何要亲自敲击瓦盆呢?“相如有剑可吹毛”,相如的宝剑能削铁如泥。 【答案】
第一首 九酝美酒,一樽松醪。一曲歌罢,畅快无拘。 本图闲放养天和,逍遥自在度时日。 第二首 后人不识前贤意,只知酒色是祸根。 破国亡家事甚多,何需沉湎与狂欢? 注释: 九酝:指酿造的九种好酒。 松醪:指用松树皮制成的酒。 一曲:一次演奏或表演的意思。 天和:自然和谐之意。这里指心情舒畅愉悦。 后人:指那些不谙世事的人。 前贤:指古代先贤们。 破国亡家:使国家灭亡,家庭破碎。 赏析:
咏酒二首 万事销沉向一杯,竹门哑轧为风开 秋宵睡足芭蕉雨,又是江湖入梦来 注释: 万事销沉向一杯:一切的忧愁烦恼都随着这杯酒化为乌有。 竹门哑轧为风开:竹门在风中摇曳发出沙哑的声音,仿佛在迎接风雨的到来。 秋宵睡足芭蕉雨:秋夜的雨声如打鼓般急促,芭蕉叶上的雨水滴落,仿佛在演奏一首宁静的乐章。 又是江湖入梦来:梦中的江湖景色如画,使人陶醉其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饮酒作诗情景的诗歌
苍颉台 观迹成文代结绳,皇风儒教浩然兴。 几人从此休耕钓,吟对长安雪夜灯。 译文: 苍颉台 观察鸟兽足迹形成文字,儒家文化和皇风浩荡兴起。 多少人从此放弃耕作钓鱼,吟唱对长安的雪夜灯光。 注释: 苍颉台:古代传说中的黄帝造字的地方,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市。 观迹成文:通过观察事物的形态,创造出相应的文字。 代结绳:指古人以结绳记事的方式,后来发展为甲骨文、金文等。 皇风儒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