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慎中
【注释】 白鹿:指书院。 昔贤:指古代的贤人。 敦雅尚:推崇文雅崇尚。 高深理:高深的道理。 非关山水赏:不是单纯为了欣赏山水而来。 道因名胜尊:是因为这里名声显赫而尊崇。 神以流行养:这里的神灵保佑着这个地方,使其繁荣昌盛。 时去迹空留:时间过去后,只留下遗迹。 风存化犹广:虽然风已逝,但教化的影响仍然广泛。 宏基茂草馀:宏大的事业和茂盛的草木还残留在这里。 巍构浮云上
【诗句释义】: 1. 吾生罔象求,飘忽御冷风。 我寻找长生不老的仙道,飘然乘风御寒。 2. 举足践元气,天门见开通。 我踏足在元气之中,天门大开迎我。 3. 美哉不死庭,观阙何严崇。 多么美好的不死之地,殿宇高耸威严庄重。 4. 琪树敷珍叶,虚空出蕊宫。 珍奇的琪树盛开着繁盛的花叶,花蕊从虚空中绽放。 5. 仙人初降止,鸾鹤纷来同。 仙人刚刚降临此地,鸾和鹤纷纷飞来相伴。 6. 赪霞晃裾袂
【注释】 ①刘方伯:指刘方平,字子安,唐代诗人、文学家。入觐:入朝参见皇帝。 ②皇图尊中宅:皇帝的治理如同皇宫中的宅院一样高贵。 ③江汉宗海水:长江和汉水像海洋般广阔。 ④万国若川奔:众多国家如同奔流不息的河流。 ⑤作牧方千里:作为地方官治理千里大地。 ⑥既奄伯禽封:已经继承了周公旦分封诸侯的土地。 ⑦亦践太公履:也实现了姜尚辅佐武王灭商的功绩。 ⑧尊亲与尚功:尊亲是尊崇君主,尚功是崇尚功德。
六合亭 六合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是一处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迹。亭子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译文: 在广阔的天地间,我站在六合亭中俯瞰四周,感受着自然的奇妙与壮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六合亭中,眺望四周美景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六合亭的地理位置、建筑特点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云雾缭绕
赠饶州张明府汝思 出守君建侯,来旬予滥使。 相逢职事顷,获展平生契。 译文:我离开京城来到饶州任职,时间不长,就与你有了交往。 舆诵闻载途,成功皆可记。 爱人百骸劳,折狱一言费。 译文:我听到你的政绩,就像车马的鸣响,传播于道路之上;你的功绩,都可以记录下来。 田野鲜诤亩,公庭无留事。 鄱水郡前清,芝山郊外翠。 全牛目已空,害马心能制。 译文:在你的治理下,田地没有争执,官府没有积压的事情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的作品。它描绘了游白鹿洞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素婴丘壑情,况禀英贤想。 “素婴”意指纯洁或清高,这里形容作者心境的高洁。“丘壑情”指的是对自然的深情厚意。“况禀英贤想”则表达了对英才的向往。 2. 寤寐悬宿心,游盘得兹赏。 “寤寐悬宿心”意指日夜思念,渴望见到美好事物的心情
林麓莽苍苍,亭幽人独上。 萦回瞰岩岫,沃衍观田壤。 嘉卉散异芳,珍丛发新爽。 微阴益峰高,始霁壮泉响。 迹羡鱼鸟闻,心欣草木长。 不谐意所钦,终未极兹赏。 注释: - 林麓莽苍苍:形容山林广阔、林木茂密的样子。 - 亭幽人独上:在亭子里静静地坐着。 - 萦回瞰岩岫:环顾着山峦起伏的景色。 - 沃衍观田壤:观察农田的广阔土地。 - 嘉卉散异芳:指美丽的花草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 珍丛发新爽
德兴县公署 开门日无事,苍然岚气入。 瀑泉流向城,山鸟鸣在邑。 公室剪茅茨,土阶无等级。 闲旷惭使职,淳质见民习。 几案簿书空,舆台端拱立。 驰驱何以慰,时雨润原隰。 注释: 1. 开门日无事,苍然岚气入:每天一开门就无事可干,只有苍翠的山岚进入。 2. 瀑泉流向城,山鸟鸣在邑:瀑布泉水流向县城,山中的鸟叫声在城中响起。 3. 公室剪茅茨,土阶无等级:官舍里用茅草搭起的屋子,台阶上没有高低之分。
仙都观午食 世人安美食,日日事甘芳。 岂识有真士,餐和吸琼浆。 珍肥祇腥臭,粱稻如糟糠。 未能绝世缘,形为调饥妨。 虽不贪外味,犹欲饱中肠。 炊烟借丹灶,载匕升石床。 兹愧小人腹,难期辟谷方。 译文: 世人只知道享受美食,却不知道真正的士人,他们只喝清水和琼浆。 珍贵的食物只会让人感到恶心和呕吐,而粮食就像糟粕一样令人反感。 虽然不贪恋外界的美食,但仍然渴望吃饱肚子。
【注释】 《行邺中》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写于天宝元年(742),当时李白在魏县任太常博士,途经邺城时所作。诗中描写了邺城的繁华景象和百姓的安居乐业。 【赏析】 此为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初年(公元742年)游历魏县时作。诗人在邺县境内,闻知县尹魏君为政之善,魏君适以事他出不及相见,乃作此贻之。 首联:天风吹枯蓬,我行何悠缅。(天风,即自然之风。蓬,枯草。) 颔联:已尽前梁墟,还趍故邺甸。(梁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