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谦
【注释】 1. 壮士:指有志向、抱负的人。 2. 翠馆:指美女的住处,也泛指美女。 3. 目成花底:形容眼波传情,眉目传情,即眉目传情。 4. 横波:《列女传》中说:“楚王登阳山,望见娥皇、女英采桑,因顾而叹曰:‘此二神者,何灵这样乎?’于是诏使河上献之。”《文选》李善注引《襄阳耆旧传》:“屈原姊名嬃,嬃字原嬃,尝为湘君,溺于湘江以殉。时逢秋雨,渔者之网得之,其文叙及湘君之死,常悲愁哭泣
醉花阴·客夜咏枕用沈会宗体 鸳鸯绣出偏成对。衬荷钱叠翠。街鼓报三更,怪冷嫌高,欹着何曾睡。 无端要拍珊瑚碎。又暗垂清泪。臂玉恐销香,低首寻思,蓦地灯花坠。 注释:鸳鸯:指夫妻或情侣。 衬荷钱:荷叶上的水珠。 街鼓:指报时用的鼓声。 臂玉:比喻女子的手。 【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女主人公深夜独守空床,愁怀难遣;下片写她因丈夫不归,孤寂无聊,以致泪湿红袖,灯花自灭。全词以景起兴,由物及人
【注释】 点绛唇:唐教坊曲名。调见《尊前集》。又名《水调歌》。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转三平韵。 美人肩(肩):指美女的肩头。 忆昔:回想过去。 垂髫(tiao 音挑):古时儿童下垂到颈的短发。 香云拥:香气如云雾缭绕。 玉楼春冻:形容春天寒冷,冰封的楼台。 倚处:靠在一处。 秾纤(nóng qiān 音浓纤):指女子纤细柔美。 私语:私下低语。 阑干:栏杆。 回首真如梦:回头一看
诗句释义: - “玉漏迢迢”,指计时的玉漏(古代计时工具)声悠扬而遥远。 - “听来却是三更绝”,虽然听起来是三更时分,实际上可能已过了三更。 - “枕儿难贴”,枕头难以贴合,形容睡姿不适或心情烦躁。 - “今夜何曾热”,今晚没有感受到温暖。 - “乱打西窗”,指西窗外的风雨交加,给人一种混乱无序之感。 - “冷雨都成雪”,冷雨在夜晚变成了雪,增添了寒冷的气氛。 - “和谁说”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 孜孜:勤勉的样子。 刺桐花:又名木麻黄、木棉树,热带树种。 离魂系:把思念的情怀寄托于梦境之中。 重门闭:重重的门关着。 雨偷云替:像雨水和云一样的无情。 罗帏里:室内。 【赏析】 《点绛唇·孜孜》是一首闺怨词,通过写一个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表达了闺怨的主题。全词以“孜孜”为眼目,用细腻的笔法描摹女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盼望归期,语言优美,意境幽深。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女子幽怨的词作。下面是对每一句诗的解释和赏析: 柳丝拂地愁如织,娇莺啼露东风湿。烟草碧重重,迷离似梦中。 注释:柳树的枝条轻轻拂过地面,仿佛在编织着无尽的忧愁,就像无数条线交织在一起。娇美的黄莺在露水中鸣叫,声音带着一丝湿润,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美好。然而,这片美丽的风景却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忧伤,就像是在梦中一样,模糊不清,无法分辨。 无人知此意,腰比前春细。莫去倚危楼
诗句输出:絮扑游丝不放飞,燕巢花满落香泥。 译文注释:柳絮像小燕子一样在空中飘舞着不肯落地,燕子把窝筑在盛开的花丛中,花瓣落在了泥地上。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图景,以春日里常见的景物为线索,细腻地勾勒出一个女子的心境变化。上片写柳絮和燕子的行为,下片则转入女子的内心世界,通过“妆罢”和“梦回”两个场景,表现了女子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孤独的心理状态
注释:在野外小站遇到了春天,荒城的傍晚,对着乌鸦说话。才见到摇金,又惊飞的雪,已经几天了。 为伊目断长途,正雨过之后,斜阳翠芜,她的眉小常常皱起,眼睛沉重还没醒着,腰细谁扶? 赏析:此词写对一位歌妓的眷恋之情。上片以写景起兴,下片直抒胸臆。全词写景状物细腻生动,抒情真挚动人,语言清新自然,富有音乐美
【注释】 起了还眠:醒来了。起,起身,起床。 银筝象板:用银子做的筝和象牙制的板。筝,古代弦乐器名。象板,象牙制成的乐器的面板。 惟长叹:只有叹息而已。惟,只。 闻道:听说。道,知道、听说的意思。 梳头慢:梳头时很慢。 乌云散:乌云消散,雨后天晴的景象。 不茶不饭:形容愁苦之极,没有一点精神。茶,指喝茶,吃饭。 人瘦黄花绽:人都消瘦了,黄色的花却开了。黄花,泛指菊花。 【赏析】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五更:古代计时法,一夜分为五段,每段为一“更”。 恻恻(cè):凄惨貌。 梦儿难好却无凭:梦中的美好感觉难以捕捉,没有凭据可依。 倚柱:靠着柱子。 有期:有所期待或盼望。 盼影:期盼的影子。 不闻声:听不到声音。 最无情处:最无情的地方。 【赏析】 《浣溪沙》是宋人流行的一种小调词牌名,此词为作者所填。词写闺中思妇的寂寞和苦恨。上片写春寒入骨、月下新莺啼叫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