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鹤创作的,描述了一幅美丽的仙境画面。下面将逐句解释并附上赏析: 1. 混沌始凿开玉融:混沌是形容宇宙初开时的状态,玉融则是形容玉石融化后形成的美玉。这一句描绘了宇宙初始的壮丽景象。 2. 瑶台隐映青芙蓉:瑶台是指神仙居住的地方,青芙蓉是一种美丽的花,这里可能是指仙境中生长的花卉。这句描述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场景。 3. 下有洞穴如崆峒:崆峒是古代对洞穴的一种称谓
故人七月海南来,言向蓟州省亲去。 【注释】:故人,老朋友;七月,农历七月;海南,指今海南省;蓟州,今天津市蓟县,古代地名。 【赏析】:首句写老朋友七月从海南到蓟州去看望亲人。 故垒荒台秋正深,断雁残鸦日云暮。 【注释】:故垒,古旧营垒;荒台,荒芜的台榭;秋,秋天;残鸦,残存的乌鸦;日云暮,太阳快落山了。 【赏析】:第二句写蓟州一带荒凉的景象,秋气渐浓,黄昏时分,残雁飞过,乌鸦归巢。
【译文】 秋日的早晨,站在南薰亭上眺望隔江的群山,初升的太阳宛如画里一般。 扶桑在西南的天空中升起,丹桂林峰被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呈现出青绿色。 天边的琅玕树枝坠落而下,芙蓉隔着江水,秋天显得幽深冥暗。 骑着瘦马踏着残雨,坐在南薰亭乘凉。 此时烛龙吐出光芒,倒影正映在双玉屏上。 祥烟庆云忽然飘动,翠旌羽盖在空中盘旋飞向紫清。 恍如见到仙人乘坐云车下来,金银宫阙罗列在蓬瀛岛上。 丹青之景疑是李郭画作
【译文】 断崖千尺云锦悬,芙蓉薜荔摇空烟。 珊瑚铁网相钩连,赤豹下搏苍龙渊。 旁有石穴疑可穿,洞门深锁朱陵天。 我欲遥入求神仙,丹光出林夜赫然。 红叶如雨堕我前,青鸟飞去何时还。 我方持节西南偏,石壁有路无由缘。 赤松黄石书可传,桃花一笑三千年。 【注释】 1. 丹崖:红色山崖。 2. 断崖千尺云锦悬:指山崖高耸直入云霄,如同悬挂的云锦。 3. 芙蓉薜荔:一种植物,此处形容山崖上的花草树木繁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第一句 译文:冻雨萧骚雪又降,老树荒云冰满壑。 注释:这里描述了一种寒冷的景象,冻雨使得雪花更加萧瑟,而大雪纷飞后,树木和山野都显得荒凉。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气候和景象的描述,为读者营造出一个寒冷而萧索的氛围。 第二句 译文:穷冬日日南极昏,杀气时时北风恶。 注释:冬天的阳光总是从南方升起,但此时却昏暗无比
磨崖碑 浯溪溪上磨崖碑,尚书之笔刺史辞。 蛟龙澒洞雷雨垂,虎豹惨澹风云驰。 词严义正意则微,银钩铁画世莫窥。 是时妖孽侵唐基,帝星白日西南移。 灵武仓卒事亦危,一二老臣共扶持。 秋风万里天王旗,乾坤汛扫重恬熙。 九重宫阙回春姿,二圣欢乐孝且慈。 丰功伟烈何巍巍,周宣汉武宜同时。 臣结再拜陈颂诗,勒铭不用鼎与彝。 磨高镌坚崖石隳,大书更藉鲁公为。 凛然抗贼志未衰,快剑长戟纷离披。 碧石漠漠青苔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此题要求考生理解诗歌内容,然后结合注释进行赏析,注意抓住诗中关键词语来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并联系诗人的生平经历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题魏宰扇面小景:这是一首描写闲居生活的七言绝句,作者在诗中借陶渊明的形象抒发了自己退隐田园的志向。“山上层层僧舍”,“僧舍”是寺院中的住所,这里指隐居之处。“树间短短茅檐”,指茅屋。“他日官闲无事”是说以后当官闲下来的时候
【注释】 1. 七星岩:在今广西桂林。因有七峰,如北斗之排列,故名。 2. 何年:何时。 3. 罡风:狂风。 4. 九疑山:在今湖南零陵县西,为南岳衡山余脉。 5. 五老山:在今江西宜春县北。 6. 雁行斜落:大雁斜飞落下。 7. 屏嶂:屏风般的山峰。 8. 勾漏:在今广东肇庆市东南,相传为古代神仙的居处。 9. 蓬莱:传说中的神山,在海中。 10. 斟酌:斟酌,比喻吸取、利用。 11. 虚皇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铜雀台的历史变迁和英雄事迹的诗作。以下是对每句的具体解析: 铜雀台瓦 - 曹瞒骋志吞刘社:这里指的是曹操(曹瞒)在铜雀台上展示他的政治野心,企图统一中国。 - 铜雀台高瞰中夏:描述铜雀台的高远位置,可以俯瞰广阔的中原地区。 - 徒知扼腕有卧龙,岂料垂涎已司马:表达了对诸葛亮(卧龙)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刘备(司马)对曹操的仰慕。 - 万里河山尚出师:指代历史上的战争场景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郭察使者的归来,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平与繁荣的渴望。 "圣主垂衣治天下,遣使南行访儒者。" 这里的"圣主"是指明君,他治理天下,派出使者去寻求知识。"遣使南行访儒者"则表示使者在南方寻找有才德的人。 "要令多士尽归朝,肯使一才闲在野。" 这句话意味着要使所有的有才能的人都回到朝廷上来,不愿意让一个有才能的人闲置在野外。这表达了诗人对人才回归朝廷的期待。 "七闽僻陋山海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