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瞒骋志吞刘社,铜雀台高瞰中夏。
徒知扼腕有卧龙,岂料垂涎已司马。
万里河山尚出师,九原魂魄归何时。
清秋风雨满林树,落日笙歌绕穗帷。
翠娥红袖恩情绝,废冢荒台狐兔穴。
空馀片瓦落人间,千载英雄磨未灭。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铜雀台的历史变迁和英雄事迹的诗作。以下是对每句的具体解析:
铜雀台瓦
- 曹瞒骋志吞刘社:这里指的是曹操(曹瞒)在铜雀台上展示他的政治野心,企图统一中国。
- 铜雀台高瞰中夏:描述铜雀台的高远位置,可以俯瞰广阔的中原地区。
- 徒知扼腕有卧龙,岂料垂涎已司马:表达了对诸葛亮(卧龙)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刘备(司马)对曹操的仰慕。
- 万里河山尚出师:指代历史上的战争场景,强调战争的广阔和深远影响。
- 九原魂魄归何时:意指英雄们的英魂何时才能安息归来。
- 清秋风雨满林树,落日笙歌绕穗帷: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风吹落叶,夕阳下的笙歌回荡在华丽的帷帐之中。
- 翠娥红袖恩情绝,废冢荒台狐兔穴:形容昔日辉煌的铜雀台如今只剩下荒芜的景象,曾经侍奉过的美人现在也无人问津。
- 空馀片瓦落人间,千载英雄磨未灭:意味着尽管历经千年沧桑,但那些英雄人物的精神和成就仍然激励着后人。
译文:
铜雀台,曹操在此展露雄图壮志,俯瞰着广阔的中原大地。世人只知道他有卧龙之称,却没想到他也渴望成为司马。历史上无数次征战,都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然而,英雄们的英魂何时才能得以安息?在这个清冷的秋天里,风吹落叶,夕阳下传来笙歌的声音。曾经繁华的铜雀台如今只剩下一片废墟,往日的美人如今也已人去楼空。尽管如此,那些英雄们的伟大事迹和精神依然激励着后人,千年之后仍然闪耀着光芒。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铜雀台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英雄人物的不朽精神。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铜雀台,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战争的思考。诗中的语言优美而富有感染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整体上,这首诗既展现了历史的沧桑感,又体现了对英雄的赞美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