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雨萧骚雪复作,老树荒云冰满壑。
穷冬日日南极昏,杀气时时北风恶。
此时高楼望八荒,一色山川共城郭。
岂无渔艇在江湖,稍有人烟辨墟落。
村中人少虎狼多,野外草深禾黍薄。
春雷何处起潜蛟,寒霰空庭噪饥雀。
玉堂供奉高昌公,走马居庸度沙漠。
归来茅屋卧青毡,修竹清风动寥廓。
时危安得屡促席,坐对高寒宜晚酌。
长林惨惨烟水空,时有飞来双白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第一句

译文:冻雨萧骚雪又降,老树荒云冰满壑。
注释:这里描述了一种寒冷的景象,冻雨使得雪花更加萧瑟,而大雪纷飞后,树木和山野都显得荒凉。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气候和景象的描述,为读者营造出一个寒冷而萧索的氛围。

第二句

译文:穷冬日日南极昏,杀气时时北风恶。
注释:冬天的阳光总是从南方升起,但此时却昏暗无比;同时,北风也异常恶劣,带着死亡的气息。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冬日的寒冷和恶劣天气。

第三句

译文:此时高楼望八荒,一色山川共城郭。
注释:站在高楼之上,放眼望去,四周的山川景色与城中的建筑交相辉映。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在高处俯瞰整个场景时的感慨。

第四句

译文:岂无渔艇在江湖,稍有人烟辨墟落。
注释:虽然江河湖海中没有渔船的痕迹,但依然可以辨认出村落的存在。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思考,即使在看似荒凉的地方,也有生命的存在。

第五句

译文:村中人少虎狼多,野外草深禾黍薄。
注释:村子里的人很少,但野兽却很多;草丛很深,庄稼很稀疏。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乡村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状况。

第六句

译文:春雷何处起潜蛟,寒霰空庭噪饥雀。
注释:不知春天的雷声是从哪里响起的,空中的寒霰声似乎在叫唤着饥饿的麻雀。
赏析:这里通过春天的景象引入了新的元素,增加了诗意和画面感。

第七句

译文:玉堂供奉高昌公,走马居庸度沙漠。
注释:这里提到的”玉堂供奉”可能指的是朝廷中的官员或高官,而”高昌公”可能是某个地方的长官或官员。”走马居庸”则是指骑马穿越长城的关口居庸关。
赏析:通过描述人物和活动,诗人展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氛围。

第八句

译文:归来茅屋卧青毡,修竹清风动寥廓。
注释:回到自己的小屋中,躺在青毡上休息,周围是修长的竹子和清新的空气。
赏析:这句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舒适的环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第九句

译文:时危安得屡促席,坐对高寒宜晚酌。
注释:在这样的时刻,怎能频繁地摆开宴席?只能坐在高寒的环境中品酒作乐。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形势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十句

译文:长林惨惨烟水空,时有飞来双白鹤。
注释:长长的树林显得格外凄凉,烟雾弥漫中只有空荡的水面。有时可以看到两只白鹤飞来。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长林和飞鹤的画面,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这首诗整体上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以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和反思。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