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枯木称小李,老干杈枒翠微里。
忽看怪石起陂陀,复有疏篁映秋水。
年年雨露长莓苔,落叶悲风惨澹来。
日暮天寒鬼神护,深山大泽栋梁材。
牧童樵子不敢近,似有龙蛇此中隐。
故将露叶拂晴柯,曾倚云根长春笋。
李侯画竹世有名,偶见此图双眼明。
山中黄绮操同古,林下夷齐节独清。
炯也曾为玉京客,挂席海天秋月白。
琅玕在谷灵凤栖,珊瑚出水神鱼泣。
我本野人溪上居,疏篁古木临阶除。
息阴时复朝隐几,汗简徒劳晚著书。
已知樗散非时用,回首何须万牛重。
桃李花多漫得春,松柏青青岁寒共。

【注释】

1.李遵道:唐代诗人,字君章。建安人(今属福建),一说建州建安人。官至太子少保、太子詹事。诗有“老干叉枒翠微里”句,称其为“小李”。

2.“忽看”二句:意谓在枯树旁忽然发现一座小山,山上又长出疏疏落落的竹林,竹影映在秋水之中。

3.年年:每年,指岁月漫长。莓苔:苔藓。杜甫《曲江二首》之一:“天寒绿柏凋”,此即咏此物。

4.惨澹:凄怆。

5.日暮天寒:天色渐晚,气候严寒。鬼神护:神鬼守护。语出南朝梁沈约《高士传》:“张华,字玄秀,陈留东昏侯时为散骑常侍,尝夜读书,有火照之,乃谓曰:‘子何勤此书?’华曰:‘吾常思尧、舜之道,日月所照,江河所载,岂非圣王之事乎!’于是上被玄冕,下坐儒服。……后于华墓侧掘得木人,形如生人,面有颜色。”

6.深山大泽:深远的山林和广阔的沼泽地。栋梁材:栋梁,古代房屋中最主要承受重量的部分。比喻人才,也说“栋梁之材”。“栋梁材”出自《论语·先进》:“由也为政,季氏中伤之。”“夫子之言,吾言也。”孔子说:“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将军,儿为大夫,可谓父子矣。”子路问:“何谓也?”孔子说:“不曰 则父过,不言父过,言父过,皆不为父隐也。”孔子又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7.牧童樵子:放牧的童子和打柴的汉子。

8.龙蛇:喻指画中的竹子。语出《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同根分节,指其节,云:‘暂当尔尔。’故世传‘顾长康三绝’云:‘笔才墨妙,点睛成睛。’”

9.露叶拂晴柯:露珠沾湿了叶上的雨露,使叶子更显得鲜嫩。晴柯,晴日下的竹枝。

10.曾倚云根长春笋:曾经倚靠在云根之上,像春笋一样生机盎然。

11.李侯:李遵道的自称。

12.黄绮操:黄绮操是道家的一种养生方法,即采药修道养生,这里用李遵道的诗句来表示作者对李遵道的喜爱。

13.林下夷齐节独清:夷、齐都是商代的贤者,传说商朝末年,伯夷、叔齐因不满纣王无道而逃入山林,不吃周粟。后来武王兴周灭纣,二人叩马而谏,不肯投降。后人把他们的事迹与松、竹相提并论。夷、齐以高尚的节操著称。

14.玉京客:指李遵道。《史记·封禅书》:“天下初定,诏封泰山,东至海边。”汉武帝曾三次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七月,玄宗东巡泰山。次年二月,还长安。李白这首诗写他游览泰山时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15.琅玕:一种美石名,产于南方,色泽晶莹洁白,古人认为它是神仙所居的地方。灵凤栖:凤凰栖息在梧桐树上。梧桐,落叶乔木。语出《列子·汤问》:宋国有田夫者,身务农,家贫无以为衣食,得贷于亲友,无以应命。及偿时,田夫将贷钱诣邑假贷,主人即以钱与之。田夫怒归。家人笑之,曰:“子之田若亩许,终岁不登,赖得钱贷作兵弩矢具、买头绳刀砺,以备军旅事。”田夫怒曰:“我虽穷,不可求以市利。”遂去。主人追而请之曰:“子虽无种,然借人之种,令其生长。今子以田为种,欲求偿耳。”田夫曰:“我虽死,其子可生;以我田为种,犹子种田得谷耳。”主人曰:“子尚如此贪吝邪!”田夫曰:“不然!吾闻之:买牛得牛,买羊得羊;为子孙计虑者,买种是也。”主人曰:“嘻!子之迂远。且吾田方寸耳,非丈尺也。吾田方三百亩,吾为子取田一亩。子能与我几何?”田夫曰:“君为我买田一顷足矣。”主人曰:“善哉!我欲以此田与君,何如?”田夫曰:“愿君勿与。我无多田产,今得此已丰足矣。且吾卖此田时,得百钱;今取一文以偿吾债,犹得百钱。以百钱还百钱者也。吾未病焉。若授田余子,以耕以耘,得获倍于吾田者,吾亦不敢望也。”

16.云根:云的出处或云气聚积之处。

17.松柏青青:松柏常青。比喻坚贞不屈。岁寒共: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赏析】

本篇题作《枯木图》,是咏物诗兼咏史之作。李遵道的《枯木图》,原题作《枯木赞》。李遵道(723—784),唐诗家。李贺族孙,世称小李。李贺死后四年,李遵道始以进士及第。李遵道的诗作多写景咏物。这首题咏李遵道《枯木图》的诗就是一首咏物诗。诗中先写枯木形象和枯木周围的景色,接着写枯木旁忽现怪石,再写怪石旁又生疏篁,最后写诗人观赏此图的情景。诗中对枯木的形象作了生动的描绘,对奇石怪竹的描写也很有特色。全诗语言流畅,意境开阔清新。

首句“君家枯木”,总领下文。枯木又称朽木,常用来比喻志士。这里指李遵道。次句“老干杈枒”,写枯木的老根纵横交错,参差错落;“翠微”两句写枯木旁忽见怪石起陂陀,复有疏篁映秋水;第三句“年年”,四句“落叶”,五句“悲风”,六句“日暮”,七句“雨露”,八句“莓苔”,九句“落叶”,十句“悲风”,十一句“日暮”,十二句“深山”,十三句“大泽”,十四句写枯木旁忽见怪石起陂陀;十五句“复有疏篁”;十六句“年年雨露”;十七句“落叶悲风”。这几句是写枯木旁忽见怪石起陂陀;十八句“复有疏篁”;十九句“疏篁古木”。

第二段“牧童樵子不敢近”,写枯木旁忽见怪石起陂陀;二十句“似有龙蛇此中隐”。这是说,枯木旁边的奇石怪竹就像龙蛇一般隐藏着什么秘密。

第三段“故将露叶拂晴柯”,意思是说,因此我将用露水把树叶拂拭干净,让它们重新呈现出绿色来;二十一句“曾倚云根长春笋”,意思是说,曾经依偎在云根之上,就像春笋一样生机盎然。

第四段“李侯画竹世有名”一句承前启后。李遵道画竹很有名,但诗人却说“世有名”,可见诗人对李遵道的《枯木图》十分推崇。接着写《枯木图》:“山中黄绮操同古”,“林下夷齐节独清”。黄绮操、夷齐节,都是古代圣贤的行为操守。这里借用这两个典故来赞扬李遵道的《枯木图》。

第五段“炯也曾为玉京客”,“玉京客”是李白的自称。玉京客是李白的自称,李白曾做过玉京客。这里指李白曾在玉京客的领导下生活过。李白在玉京客手下生活过,所以对玉京客很尊敬。

第六段“挂席海天秋月白”,写李白离开玉京客以后的生活。挂席海天,指在海上漂泊;秋月白,指的是秋天的月亮很皎洁。

第七段“琅玕在手”一句承启上文。“琅玕”,是一种美玉,产于南方。这里指美玉。第八句“灵凤栖”,是说凤凰栖息在梧桐树上。第九句“灵凤栖梧桐”,是指凤凰栖息在梧桐树上。“梧桐”,一种树名。“梧桐树”即指凤凰栖息的地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