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圣
诗句原文: 五字河梁出国风,论文已较长卿工。 柏台高宴君无与,不在倡优狗马中。 注释解释: - 五字河梁:五言诗的形式,河梁指的是渡口,国风指《诗经》的风格。这里强调了诗作的严谨性和古典风格。 - 论文已较长卿工:比喻诗人的写作技艺非常高超,可以与汉代辞赋大家司马相如(长卿)和扬雄(子云)相提并论。 - 柏台高宴:柏台是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高宴则意味着在高级宴会中
在探讨诗歌之美时,我们不禁要追溯其历史渊源和艺术魅力。李希圣的《论诗绝句四十首·其一·苏李》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艺术美的佳作。下面将逐句解析这首诗的内容、翻译以及其背后的深意: 1. 诗句解读: - “难从晋帖仿来禽,入洛才多已不任。”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模仿古人风格的抵触情绪。在诗人看来,直接模仿他人的作品虽然可以学习前人的技巧,但最终难以达到真正的创新和自我表达。 - “俗煞南潮钟记室
《论诗绝句四十首·其一·苏李》是清代诗人李希圣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1. 感慨无端托兴深: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感慨,这种感慨是深沉而无法言说的。 2. 咏怀谁识阮公心: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但不知道谁能理解他的心情。 3. 广陵散作穷途哭:这里的“广陵散”可能指的是一种乐器或音乐作品,而“作”则是创作的意思。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说,他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心情非常沉重
诗句释义 1 马行灯火渐凄清 - 描述了夜晚骑马经过,灯光逐渐稀疏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和寂寞的气氛。 2. 卷里厨娘识旧京 - “卷里”指的是书卷或文献的内页,“厨娘”可能指读书人的妻子或伴侣,她们能认出这是他们熟悉和曾经居住过的京城。 3. 话到贞元朝士尽 - “贞元朝士尽”可能指在贞元年间(唐德宗年号785-805)已经去世的许多官员、文人。 4. 白头节度不胜情 -
【注释】 和广雅尚书杂诗六首:指和王僧孺的《杂诗》六首。广雅:指《广雅》一书,是东汉经学家许慎编辑的一本辞书,其中收录了很多古代的成语、典故。杂诗:指王僧孺的《杂诗》六首。 卧佛寺松:指卧佛寺里的松树。卧佛寺:位于今河南省邓州市内,始建于唐代,因寺内有一尊巨大的睡佛而得名。 清谈法律自纷纶,门户区区有屈伸。 鱼鳖蛟龙同一哄,岂知东海已扬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卧佛寺中观瞻古树而作的咏物诗
黄金自爱枕中篇,脚价何尝到九泉。 谁遣淮王守都厕,一时鸡犬尽神仙。 诗句释义 - “黄金自爱枕中篇”:这里比喻的是刘向的才华和智慧,他的思想和作品就像黄金一样珍贵。 - “脚价何尝到九泉”:这里的"脚价"指的是身价,而"九泉"是指地府,意指他虽然被贬谪却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从未真正失去过。 - “谁遣淮王守都厕”:淮王在这里可能暗指刘向的遭遇,他被贬为地方官员,生活陷入困境
【解析】 “枉思带砺誓山河,鼎鼐楼台已自多”:白白地思念着带甲长剑誓与河山,但那已经变得富足繁华的鼎鼐楼台。 “函首玉津行万里,不知曾听大风歌”:函首(函谷关)是通往东方的道路,玉津(洛阳)也是通往东方的通道,所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走过函首玉津行万里,不知道曾经听到过李贺的《苦昼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 译文:
【注释】 和(hè)广雅尚书杂诗六首——即《和广雅尚书杂诗六首序》。卧佛寺松——卧佛寺位于陕西省周至县东南,相传是唐代高僧圆寂后肉身不坏的灵骨所建,寺内有大佛。唐人张祜在寺内曾题写《卧佛寺松》一诗。金椎——指佛牙。道祖龙经——相传为汉代张良所藏的佛教经典《老子河上公记》,简称《龙经》。双鹤——指《龙经》中的《太上黄老法句众经》。阿房——汉宫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阿房村附近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卧佛寺松 - 这句诗可能是指某座寺庙中的松树,或者是描述一幅画中描绘的松树。在古代诗歌中,松树常常被用来象征坚韧、长寿和高洁的品质。 2. 故事承平有典型 - "故事"指的是历史事件或传说。"承平"意味着国家安定,没有战乱。"典型"在这里指的是一个典型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作为典范。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时代的珍视和怀念。 - 关键词注释:"承平"(安定的时代)
卧佛寺松 西来宛马镇相寻,苜蓿葡萄极望深。 清绝晓钟仙杖句,无人解作蓼花吟。 注释与赏析 诗句注释 1. 西来宛马镇相寻:这句表达了一种遥远而熟悉的意象,宛马可能指的是西域的马匹或某种特定的标志,象征着远方的追寻。"镇相寻"则描绘了一种持续的、难以割舍的寻找或追求之情。 2. 苜蓿葡萄极望深:这里描绘了一幅丰富的自然景观画卷,苜蓿和葡萄都是对西域风情的一种描绘,代表了异域的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