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盘珠
【解析】 本诗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一首描写秋夜怀人之词。此词上片写庭前庭院、尘镜之景,寓情于景,以景抒情;下片写室内情景,由景生情,以景结情。全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苔生庭院尘生镜”句,承上启下,点出题意,“苔”与“尘”,本是自然界中的两种现象,但在这里却有其特殊含义。它们的生长往往与人的居住环境有关。这里,作者通过“苔”、“尘”的描写,暗示了主人公居住的环境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手法和效果,赏析时注意要联系原诗内容及注释,并注意不要遗漏要点。“梦断又饧箫”中的“饧箫”是笛子的一种,用“饧”字形容笛子的声音,形象生动,表现了词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感慨。“黏天芳草遮天树”中“黏天芳草遮天树”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芳草拟人化,写出了春末夏初草木丛生的景象
醉蓬莱·月下悼蟾姊 作者:辛弃疾 记晚凉庭院,抹尘生香,起来携手。独坐思量,算此景曾有。今夜黄昏,风喧残叶,月上梧桐后。又向闲阶,淡描人影,疏帘添皱。 泉路迢遥,梦魂难道,空对秋光,几回骚首。杨柳无情,也为秋来瘦。何况于侬,且非达者,欲忘情能否。七夕看星,中秋待月,重阳携酒。 注释: 1. 记晚凉庭院,抹尘生香:回忆在凉爽的庭院里散步时,空气中弥漫着香气。 2. 抹尘生香:指空气清新,令人愉悦。
【注释】 品令:一种词牌名。 早雁:指初秋时节飞向南方的候鸟——大雁,因秋季开始迁徙而得名。 一雁惊飞早:一雁惊飞而往,说明是秋天了。 逗孤影、长天小:在空旷的长天里,只有一只孤单的大雁。 水遥山杳,北云过尽,南楼又到:远处的水波渺茫,山峰隐隐约约。向北望去,只见白云飘逝,向南望去,又看到南楼上的灯火。这里写诗人眺望远方的情景。 红蓼花明雨洗,楚江岸晓:红蓼花明洁艳丽,被雨水洗刷过后更加鲜艳
南柯子 白塔城边路,青山郭外楼。一驴驼去恰逢秋。莫为几枝杨柳、便生愁。 燕子都飞去,桃花尚在不。情怀怊怅酒旗收。依旧夕阳西下、水东流。 注释: 1. 南柯子:词牌名,属于中调。 2. 白塔城边路:指的是一座白色的塔楼位于城边。 3. 青山郭外楼:形容城外有座山,山上的楼阁绿意盎然。 4. 一驴驼去恰逢秋:指一个人骑了一头驴子去城里,刚好是秋天。 5. 莫为几枝杨柳、便生愁
【注释】 1.扑蝶:捉迷藏的游戏,蝴蝶是捉迷藏游戏中的一方。娟娟:形容轻盈美丽的样子。不定:没有固定的意思。碧草梢头弄影:碧绿的草地上有蝴蝶在飞舞,蝴蝶的影子映在草尖上。弄影:指蝴蝶在草尖上留下影子。2.纨扇:指用绢做成的扇子,这里代指女子的手。惹:惹动,引起。3.几点惊魂忽迸:突然感到一阵恐惧。迸:冲击、迸发的意思。4.难趁:很难赶上。5.飞上海棠花顶:蝴蝶飞到海棠花上。海棠:一种花
四换头寒食 日炙花须卷。风筛花影乱。燕子闹雕梁。春泥一夜香。 注释:阳光炙烤着花朵,使其卷曲;风吹散了花的影子,让它们在空中飘动。燕子在华丽的屋梁上嬉戏喧闹,春天的泥土散发着芬芳。 赏析: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生机勃勃的气息。诗句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形象的语言,传达了一种愉悦、宁静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箫声知近远。香闺惊梦短
【注释】: 妆楼:古代女子梳妆的楼房。 不醉如何:如果不喝酒,怎么办? 看今看古:既看到今天又看到了过去。 可也愁么:也忧愁吗? 红尘:指人世。 蟋蟀(xì):一种昆虫,善鸣。 月缺:月亮残缺。 秋过:秋天过去了。 我踏红尘才廿载:我在这世上漂泊了二十年。 一分月缺,多半秋过:月亮缺了一点点,秋天也过去了。 绿鬓:乌黑的头发。 断砧零叶,催送急景如梭:砧声断续,落叶飘零,催促着岁月像梭子一样飞逝
《西江月·杨花》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这首词上阕写杨花飘洒,下阕写杨花随风而去,落于泥中。全词意境开阔,笔法自然流畅,富有情趣,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测的哲理感悟。 池面留春有影,帘前荡月无声。福因祸果未分明。多少黏茵坠溷。 注释:池塘表面留下了春天的痕迹,月光映照在帘子上,却听不到任何声音。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原因并不明确。有多少杨花落下了池塘。 赏析: 此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这是一道比较典型的赏析类试题,考生需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结合题干要求进行作答,答题时注意关键词,如本题的“园林”、“胜赏”、“苍茫”、“圯曲池荒”等词,然后按照要求对诗歌进行赏析。 本题中,首先应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