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醉如何。金樽满、抬头且劝嫦娥。看今看古,为问可也愁么。我踏红尘才廿载,已难禁蟋蟀声多。况来宵。
一分月缺,多半秋过。空将流光掷却,但有谁绿鬓,不受消磨。断砧零叶,催送急景如梭。年年愿携此月,长留照当筵金缕歌。瑶台近,任梦魂飞度,疏星澹河。
【注释】:
妆楼:古代女子梳妆的楼房。
不醉如何:如果不喝酒,怎么办?
看今看古:既看到今天又看到了过去。
可也愁么:也忧愁吗?
红尘:指人世。
蟋蟀(xì):一种昆虫,善鸣。
月缺:月亮残缺。
秋过:秋天过去了。
我踏红尘才廿载:我在这世上漂泊了二十年。
一分月缺,多半秋过:月亮缺了一点点,秋天也过去了。
绿鬓:乌黑的头发。
断砧零叶,催送急景如梭:砧声断续,落叶飘零,催促着岁月像梭子一样飞逝。
年年愿携此月:每年都希望能带着这轮明月。
长留照当筵金缕歌:让明月永远照亮酒筵上的歌舞。
瑶台:仙界。
任梦魂飞度,疏星澹河:让梦中的灵魂飞渡天宫,让稀疏的星光照耀银河。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辛弃疾晚年的作品。上阕写中秋之夜,面对满地的落叶,他不禁发出人生苦短的慨叹。下阕写他对明月的眷恋,表达了他希望与亲人团聚的愿望。全词抒发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亲情的眷恋。
这首词以“新雁过妆楼中秋对月”起韵,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中秋画卷。然而,作者并不满足于此,他继续展开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不醉如何。”这是对他在人生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的一种调侃和讽刺。他曾经经历过许多的挫折和困难,但他并没有被打败,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认为只有在享受美酒和美食的时候,才能更好地欣赏人生的美景。因此,他决定在中秋夜宴时饮酒庆祝,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他进一步展开对人生的思考:“看今看古,为问可也愁么。”这是对人生的一种反思和总结。他回顾了自己过去的岁月,同时也展望了未来的生活。然而,他发现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都充满了挑战和困难。因此,他不禁产生了一些忧愁和困惑。这种情绪在他的诗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我踏红尘才廿载。”这是他对自己在人生中的经历和成长的一种描述。他认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度过了二十年的时光,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虽然这些经历让他痛苦不堪,但也让他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因此,他决心继续在红尘中奋斗,不断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他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一分月缺,多半秋过。”这是对他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回忆和珍惜。他认为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和把握。因此,他决心抓住每一个机会,让自己的生命更加丰富多彩。
他表达了对亲情的眷恋:“空将流光掷却,但有谁绿鬓,不受消磨。”这是对他与家人之间的思念和牵挂之情的表达。他认为尽管时光易逝,但家人始终陪伴在他的身边,给予他无尽的支持和鼓励。因此,他决心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和美好。
这首词通过对中秋节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亲情的眷恋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