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清标
东风第一枝·途中送春 春风拂绿,柳絮轻舞,梨花飘落,客行踏遍街角。 画轩停留未动,倚栏共谁相依? 江南春天如画,美景都留给田野流水。 问谁家暖炉熏香?何处竞比华丽衣裳? 门悄悄,黄昏时哨声悠扬,风轻轻摇曳,驿站灯火阑珊。 莺儿懒洋洋地啼鸣,燕子飞来又飞去。 流苏旋转,想象着小阁中的灯光和针线。 盼望此夜有梦先回,可到鸳鸯帐里安睡? 注释: - 东风第一枝:词牌名。 - 途中送春
传言玉女 · 棠村雨后看芍药 宫饼烧残,小阁落梅如雪。衾窝寒峭,箫局薰才热。钗声鬓影,偷见烛花双结。漏铜迟滴,绣帷轻揭。 注释:宫饼烧剩下的食物,小阁里的梅花就像下过一场大雪一样。被子很冷,箫的声音刚刚吹热。偷偷看着烛光下的自己,听到自己的头发和肩膀的影子,看到烛光下的蜡烛已经结成了双头。钟表的滴答声很晚才停,被单轻轻地掀开。在窗子旁边私语,薇菜汤的味道很甜,香气很暗。这个家乡很适宜人老
诗句释义: 1. 怅雨来非旧,老去伤离,曲江朋侣凋谢。沧海生尘,故人无恙,每共耆英邀社。三泖烟横,九峰霞起,人娱清夏。更乌衣、子弟翩翩,不让机云声价。 - “怅雨来非旧,老去伤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因年龄增长而感到的孤独和悲伤。 - “沧海生尘”比喻世事变迁,如同沧海变成了尘土。 - “故人无恙”表示老朋友都还安好,没有受到战乱的影响。 -
【解析】 这是一首写春日东村海棠的词。上阕先从视觉角度入手,描写了“村口绿烟”和“高楼昼闭春风暖”,接着用“艳阳天是看花期”一句点明题意,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并引出下文。下阕由视觉转入触觉,“一枝弄”、“蝶翻”等词写出了海棠的娇美,“妃子睡醒时”则把海棠拟人化,表现出海棠的妩媚多情;然后以“有酒重斟”、“残照西”收束,将词的主旨归结到赏花的乐趣上来。全词以景起,融情于景,寓情于景
《一丛花·东村观海棠》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片写海棠,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一幅淡妆素裹、清雅绝俗的画面;下片写草花,通过对比,突出海棠之美。全词笔法细腻,意境幽美,语言明快流畅。 【注释】 ①一丛花:即《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又名《满庭芳·红日已高三丈》。 ②白团:指白色的团花,这里指白色团花纹样的海棠。月复:如月亮一般洁白。霜:像霜一样的白。 ③倩:美好。 ④芳心:比喻海棠的心。一寸
【注释】 1.剔银灯寄祝德滋弟:用镂刻有银饰的灯来寄托对弟弟的祝愿。 2.东阡南陌:指家乡的道路。 3.月凉飔(sī):清风徐来,凉意袭人。 4.小门深巷:幽静的小巷。 5.莫辜秋夕:不要辜负这个秋天夜晚。 6.人间狂客:指不务正业,放荡的人。 7.头须未白:头发还黑,胡须还没有全白。 8.霜螯(áo)入手:用刚从冰水中取出的螃蟹。 9.金貂烜赫(huǎn hè):形容富贵荣华。 【赏析】
晓窥窗色,寒透香衾,雪压鸳甃。七日为人,剪彩镂金清昼。洒银屏,飘绣幌,韶光点缀梅花瘦。对芳辰,忍教辜负了,绿尊红袖。 译文:早上起来看到窗外的景色,寒气渗透到香被里,雪压在鸳鸯池的井台上。七天就变成人,剪彩镂金清日。洒下银屏,飘起绣帷,春光点缀着梅花瘦。面对美好的时光,忍受不了辜负,绿樽红袖。 注释:窗色 - 窗户的颜色;寒透香衾 - 冷得穿透了被子;雪压鸳甃 - 雪花落在鸳鸯池井台上;七日为人
【解析】 此词写于元代,是作者与友人蛟门的酬赠之作。上片主要抒写作者壮心难复、仕途不遇之感。起首三句以“双鬓”发端,感叹自己年华已逝,几经沉浮,如今已是风烛残年,心中充满了忧愁之情。“叹几年、飓风骇浪”,指元朝统治者的残暴统治使国家动荡不定。“飘摇京国”,即京城动荡不安的局面。这两句是说在朝廷内,自己也像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颠簸不已,无所适从。“百尺元龙楼上卧,静看荣枯得失”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诗意,然后结合选项,联系原诗内容作具体分析。 (1)“故侍御刘君别墅也”,这是说,刘侍御在青园的别墅里饮宴,我则来到他的别墅作客。“故”是“原来”,“侍御”指刘侍御,即刘禹锡,“别墅也”表明这首诗写的是在刘侍御的别墅里举行的一次春宴。 (2)“碧草孤村,青萝三径,轻阴早散楼台”,写春天的景象。“碧草孤村”
【赏析】 《蓦山溪·题予培侄揖石斋图》是宋代词人辛稼轩的一首词,该词上阕写自己对书画艺术的热爱,下阕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不问世事的态度。词中以清雅的笔墨描绘出一幅“小构”山水画,画面上的山川树木,亭台楼阁,都与作者的生活情趣相合。 上片起二句,描写居室的简朴和环境的清幽。“山房小构”点明居室简陋狭小。“玩世名心懒”,意指厌倦仕途而归隐山林的心境。这两句写出了作者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