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清标
秋夜凉风习习,淡淡的月光与稀疏的星星映照在清凉的露水之下。 一阵微风吹过,茉莉花几枝在屋檐下摇曳开放,散发着阵阵清香。 竹篱笆周围一片翠绿,曾经的回忆和往事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远去。 窗帘的影子被轻风吹散,叶丛中闪烁着点点萤火虫,它们自在地飞舞着。 译文: 秋天的夜空清爽宜人,淡淡的月亮和稀疏的星光洒落清冷的露水之中。 一阵微风拂过,几枝茉莉花在屋檐下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幽香。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名为“谒金门 其二 感怀”。诗中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色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家国、亲情的深深思念和无奈之情。 下面是诗句的翻译: 1. 春寂寂。鸿雁几行归北。 - “春寂寂”形容春天的寂静,没有生机。 - “鸿雁几行归北”指的是大雁排成一行向南飞去,暗示了春天结束,冬天来临。 2. 谁道家山浑咫尺。层层云树碧。 - “谁道家山浑咫尺”意为家门前的小山近在咫尺。
【注释】 夕阳:指傍晚的落日。 禾黍:泛指庄稼,这里指庄稼被风刮得摇曳不定,像在摆动。 潇潇:形容风雨声。 寒塘:冷清的池塘,泛指水边。 【赏析】 此词写农村暮色。上片起三句写景:风吹禾黍,几阵潇潇山雨,秋色三分。下片写人:藓阶独立,万户声催双杵急,柳外寒塘,牛背归来正夕阳。全词语言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情厚意
忆秦娥 其二 茉莉 诗句解析: - 香风飏:香气随风飘扬。 - 黄昏院落花初放:在黄昏时分,庭院里花儿刚刚开放。 - 银灯试照:用银色的灯光来照射。 - 美人奁镜偏宜傍:美人的梳妆台镜子正好放在旁边。 - 珠簪金络增新样:用珍珠做的发簪和金制的发带增添了新花样。 - 珊瑚枕畔,绿云鬟上:珊瑚制成的枕头旁,绿色的秀发像云朵一般美丽。 译文: 在黄昏时分,庭院里的花儿刚刚绽放
【注释】 谒金门·新浴 其一:谒金门是唐教坊曲,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韵。上片四句一韵,下片六句三韵。本篇为新浴词,写女子洗浴后的情态和心情。 人新沐:人刚洗过澡。 波溅:水花飞溅。 寒玉:指冰清玉洁。 半著轻罗香馥馥:穿着轻薄的罗衣,散发出阵阵香气。 妆残:卸妆之后,妆容不再完整。 重结束:重新整理衣带。 簟凉生绣缛:竹席冰凉,绣纹的被褥更增凉爽。 换緉鞋儿:换上新鞋子。 奈何郎又促
清平乐·西村 作者:辛弃疾 场空禾黍。 终岁田家苦。脱却朝衣耕瘠土。闲逐樵歌渔鼓。溪翁提挈儿孙。骑驴买醉前村。野外人家如画,柴扉灯火黄昏。 注释: 1. 禾黍:指稻谷。 2. 终岁:一年到头。 3. 提挈:携带,这里指带领。 赏析: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任职时所作,通过描写田园生活,反映了农民的艰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词如下: 场空禾黍。 终岁田家苦。 脱却朝衣耕瘠土。闲逐樵歌渔鼓。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 涛声咽:江水激荡的声音。 亭照金台月:在亭台上观赏月光。 易水:地名,位于今河北省易县。 狗屠:屠夫。 燕市:指战国时赵国的都城邯郸。 督亢:战国时燕国南部的一块土地。 飞残雪:形容雪花纷飞。 今古销歇:表示时间流逝,世事变化。 【译文】 江水激荡的声音似乎哽咽。 萧瑟的风声中,月光洒在金台之上。 千年前,易水边,为谁而感到寒冷或温暖? 曾经风流倜傥的屠夫
【注释】 海棠春 夜雨:指作者在春夜中听到的雨声。 寂寥春院思千缕:寂寞冷清的庭院,思绪万千。 陌上柳、新黄才吐:路旁的柳树刚长出嫩黄色的新芽。 暝色入西楼,雁影沉南浦:天色已晚,夕阳的余辉映照着西楼,大雁的影子在南浦的河面上显得暗淡。 黄昏灯火无情绪,遗梦到、家山犹阻:黄昏时点起灯火,没有心情,只有残梦里回到了家乡。 惆怅打梨花,点点飞窗雨:惆怅地看着落花,窗外飘洒着如雪花般纷纷扬扬的春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意、理解内容要点,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流畅的能力。此类题的解答,首先要求对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有充分的理解,然后再结合题目中的信息,如“百尺梧桐阁图”“屋角碧阴浓”等进行综合分析概括。答题时,注意结合诗作中的重点词语,如“百尺楼”“梧桐阁图”“朱楼窅”“西风一叶飞”“卷幔茗烟沉”“羊求到”“残书”“目送秋鸿小”等,来理解诗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
山花子·春愁 谩道春风不世情,愁中吹上鬓边星。归雁带来云外恨,断肠声。日暖平芜晴牧马,月明绮阁夜调笙。无限韶光多少泪,共谁评。 赏析: 这首词以“春愁”为题,通过描绘残春之景、借景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一腔遗恨。词的上片开头两句,通过杨柳迷离、晓雾中的迷离景象以及五更钟声的凄清,营造出一种凄凉衰飒的氛围。这里的“杨柳迷离”和“杏花零落”不仅是视觉上的描绘,更是情感上的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