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禾黍。几阵潇潇山市雨。
秋色三分。让与渔家水竹村。
藓阶独立。万户声催双杵急。
柳外寒塘。牛背归来正夕阳。
【注释】
夕阳:指傍晚的落日。
禾黍:泛指庄稼,这里指庄稼被风刮得摇曳不定,像在摆动。
潇潇:形容风雨声。
寒塘:冷清的池塘,泛指水边。
【赏析】
此词写农村暮色。上片起三句写景:风吹禾黍,几阵潇潇山雨,秋色三分。下片写人:藓阶独立,万户声催双杵急,柳外寒塘,牛背归来正夕阳。全词语言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情厚意。
风吹禾黍。几阵潇潇山市雨。
秋色三分。让与渔家水竹村。
藓阶独立。万户声催双杵急。
柳外寒塘。牛背归来正夕阳。
【注释】
夕阳:指傍晚的落日。
禾黍:泛指庄稼,这里指庄稼被风刮得摇曳不定,像在摆动。
潇潇:形容风雨声。
寒塘:冷清的池塘,泛指水边。
【赏析】
此词写农村暮色。上片起三句写景:风吹禾黍,几阵潇潇山雨,秋色三分。下片写人:藓阶独立,万户声催双杵急,柳外寒塘,牛背归来正夕阳。全词语言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情厚意。
【注释】 1.按:视察。蜀:指四川。白简:古代官吏出行时,用白简做路标,表示所到之地。 2.儒臣:文官。惠文:周朝诸侯国名,位于今河南洛阳一带,以礼遇贤人著称。冠:帽子。 3.蚕丛:古部落名。青磷起:青色的萤火虫在夜空中闪烁。伏莽:潜伏的野兽。 4.按部:巡察各州郡。当如:应当这样看待。赤子:婴儿。 5.安澜:安定的水流。雨露沾殊俗:恩泽滋润异邦风俗。 6.兹行:此行。殊俗:不同的风俗。 7
【注释】 缓带翩翩:系着宽大的腰带,形容人走路轻盈。 策勋:建功受赏。 旌旄北逐雁鸿群:指在北方驱逐匈奴。 日高涿鹿消边雪:太阳很高的时候,在代郡(今山西大同市)以北消灭了敌人的军用物资。 飞狐起朔云:指在朔州的狼山(今山西应县城西)一带消灭了敌人。 却敌吹笳刘越石:指晋朝时,羌族酋长刘元海率部进犯晋阳(今山西太原),晋朝将领刘琨率兵抵抗。刘琨在城上吹奏胡笳,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 弯弓饮羽李将军
送张仲若司马开府云中 甲帐风清昼不欢,壮君三十早登坛。 每烧北阙莲花炬,俄进西台獬豸冠。 组练千群应变色,塞垣六月自生寒。 居庸关外山形峻,涿鹿云开驻马看。 注释: 1. 甲帐风清昼不欢:形容清晨的景色清新宜人,但心情并不快乐。 2. 壮君三十早登坛:赞美张仲若年轻时就能登上高位,表现出他的才华和能力。 3. 每烧北阙莲花炬:每次烧掉北宫的莲花火炬,象征着张仲若在政治舞台上的威信和影响力。 4
这首诗名为《王铁枪》,作者是一位名叫“张岱”的人。以下是对每句诗的释义以及相关的注释和赏析: 1. 王铁枪,真男儿。 - 诗句解读:“王铁枪”可能是一个英雄的名字,或是一个象征男性英勇的人物形象。“真男儿”强调了其英雄本色和坚定的意志。 - 关键词注释:王(姓氏)、铁枪(武器),象征着坚强不屈的精神。 2. 人留名,豹留皮。 - 诗句解读
注释 1. 生别妻孥:与妻子儿女告别,意味着要远行。 2. 严城哀角:形容边塞的凄凉景象,哀角是古代边关上吹奏的悲凉之声。 3. 文章自昔憎时命:自古以来,文章多表达对命运不公的不满。 4. 痛哭终当感至尊:在最悲痛的时候会想到皇上,表示忠诚和悲愤。 5. 汉吏多持廷尉法:汉朝的法律制度以廷尉为首,这里的“汉吏”是指执法官员。 6. 中朝谁举鲍生幡:中朝指的是朝廷或朝廷官员
送李蘅若同年之岭右 五岭天垂尽,曾经马伏波。气蒸飞鸟避,木合夜猿多。 徭洞堪传檄,楼船尚枕戈。汉家铜柱在,事业莫蹉跎。 注释: 1. 五岭天垂尽,曾经马伏波。 五岭:泛指广东、广西一带的群岭,这里特指南岭、西岭、北岭和南岭。天垂尽:天空低垂,形容山峦重叠,地势险要。马伏波:指的是东汉名将马援,他曾随光武帝平定交趾(今越南北部)。 2. 气蒸飞鸟避,木合夜猿多。 气蒸:云雾弥漫,热气腾腾的样子
拜张许六王祠 名城蹀血共安危,道左飞尘剩古祠。 六矢当年知号令,千秋为万见旌旗。 江淮力障孤军日,睥睨风生苦战时。 每读昌黎书传后,伤心南八是男儿。 注释: 1. 名城:指古代的都城或重要城市。 2. 蹀血共安危:形容战争带来的巨大牺牲。 3. 道左:道路两旁。 4. 六矢:比喻六方的箭。 5. 号令:发布命令。 6. 江淮:指今天的安徽和江苏两省。 7. 力障:用力量保护。 8. 烽烟
诗句:军中轶事语如新,磊落宁南百战身。 译文:军中的琐事如同新的新闻一般,你百战百胜的英勇身影让人钦佩。 注释:军中轶事:指军中发生的小事或趣闻。语如新:就像刚刚发生一样。磊落宁南:形容人的志向远大。宁南:平定南方。百战身:经历过百次战斗的人,形容英勇无畏。 赏析:这首诗以“军中轶事”为引子,描绘了柳敬亭的英勇事迹,表达了诗人对柳敬亭的敬佩之情。诗中“军中轶事语如新,磊落宁南百战身”两句
淡烟晴日满帘栊,春色依依上小红。 客为看花频载酒,海棠开否问东风。 接下来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第一句:“淡烟晴日满帘栊”,描绘了一个清晨或黄昏的宁静场景,淡薄的烟雾与晴朗的阳光交织在窗棂上,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2. 第二句:“春色依依上小红”,这里的“春色”可以理解为春天的气息或景色,而“依依”则表达了这些景色轻柔、连绵不绝的状态。同时
【注释】 1. 孝肃祠堂:指包拯的祠庙。孝,是包拯谥号;肃,是包拯字。2. 剑佩闲:指祭祀时的仪仗。剑和佩都是古代武士的饰物,这里比喻包拯生前执法如山,刚毅不阿。3. 香花:指鲜花。4. 潺湲:流水声。5. 浊水:指浑浊的水。6. 笑颜:指笑容。7. 异代:代别。8. 童语习:指孩童的语言习惯。9. 中宵:半夜时分。10. 白日孤城冷蜀山:形容在荒凉的夜晚,一座孤立无援的城池。 【赏析】
【译文】: 漫天大雪,雪中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广昌路上的壮丽景象。首句“漫天皆白”形容大雪纷飞,覆盖了整个天空,营造出一种寒冷而肃穆的氛围。第二句“雪里行军情更迫”则表达了在这样恶劣环境中,士兵们依然坚定前行的决心和情感。接下来两句通过“头上高山”和“风卷红旗过大关”展现了红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手法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对诗句进行赏析。注意要从炼词、手法和情感三方面分析。“减字木兰花”是词牌名,这里指这首词的内容。词作上片写春景,下片写情事。全词以女子口吻写春景与情事,表现了闺中少妇的思念之情。 【答案】 (1) 梦残莺溜,渡头桃叶春波皱。何处香风,掷果轻车蓦地逢。珠喉戛玉,红豆抛来眉黛蹙。画栋飞尘,犹共余 香恋锦茵。 (2) 梦
【解析】 此题考核名句默写与赏析,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命题方向,解答时既要注意上下文语境中的关键信息,又要留意题干要求注意的信息点。此题中需要注意的关键词有:绮窗、香熟、斜亸、残妆粉、差池、双玉羽、青掩、重门、断魂。 【答案】 香熟梨云深小院。②斜亸东风,零乱残妆粉半融。③差池并语,剪剪飞来双玉羽。④青掩重门,人与花枝总断魂
【注释】: 雨朝晴暮 - 早晨和傍晚,即日出和日落。 艳似芙蓉花上露- 美丽得就像荷花上的露珠一样。 墨沈难受- 墨沈(一种黑色的染料)承受不住这美丽的露水。 一派秋声纸上幽- 秋天的声音似乎都藏在了纸张的深处。 倩他传语,应识霜砧往来处- 请他转达我的心意,告诉他我正在思念你的地方。 曲径萧萧- 曲折的小道在秋风中飘动着落叶。 不定杨花随地飘- 杨花在空中随风飘扬。 【赏析】:
【注释】 壬午: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 萍:浮萍。翠带:绿色的带子,这里指水面。奁镜:镜子。波明:波浪闪着光亮。鸥岸外:水鸟栖息的岸边之外。欸乃:船桨声。低:微弱。一抹:一条。遥云:高远的云。迷:看不见。蒲帆:用蒲草做的船帆。路转:道路曲折。烟火霏微:烟和火的光辉很微弱。霏:飘动的样子。村巷远:村落的道路遥远。旋失沙尖:很快消失到沙洲尖端。鸡犬声中:鸡鸣狗吠的声音里。出酒帘
注释: 春山如笑:形容春天的山好像在笑。 笑向江波清处照:笑看着清澈的江水倒映。 雨淡烟浓:雨水淡淡,云雾浓厚。 一半还含仙女峰:一半还被仙女峰所笼罩。 无穷绿树,不带斜阳天已暮:无尽的绿树,没有夕阳,天色已经晚了。 渐远乡关,回首东樵云外看:渐渐地远离家乡,回首望向东方的山林。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山景的诗,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诗人以“春山如笑”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春天山上的景象
【诗句解释】 1. 减字木兰花:一种词牌名,此处指作者的原创词。 2. 新荷:初生的荷叶。 3. 荷钱好大:荷叶上的水珠很大。 4. 欲买鸳鸯三两个:想要买到一对鸳鸯。 5. 未得团圆:还没有得到成双成对。 6. 已有明珠颗颗悬:就像珍珠一样挂在枝头。 7. 银塘渐暖:池塘渐渐变暖。 8. 尚与浮萍离不远:还离水面不太远。 9. 莫损新芽:不要弄坏刚长出的嫩芽。 10. 食得鱼肥是落花
梨花未绝。朵朵沾泥犹是雪。欲嫁东风。自有蜂媒送落红。连朝烟雨。一见春光都欲语。斟酌庭前。忍舍莺声去昼眠。 注释:梨花尚未凋零。一朵朵沾着泥土就像雪花一样。想要嫁给春风,有蜜蜂媒人送走花瓣。连续几日都是烟雾和细雨天气。一见到春光就要说说话。庭院前仔细斟酌,忍心舍弃黄莺的啼鸣而去白日睡觉。 赏析:这首词以“拟物”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春色图,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上阕先写梨花未尽,但已经落满了泥土
注释: 减字木兰花 题宗梅岑小香居士像,同王西樵作 吟情如许。日向人间题好句。 谁信屯亶。老矣吾徒三十年。 重寻旧稿。人道君家当日好。 问取图中。却逊吟情老更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宗梅岑的画像所作的题咏。 首句“吟情如许”,点明诗人与宗梅岑的交情深厚,他们之间有很深的情感交流。“日向人间题好句”则表达了诗人每天在世间吟咏佳句,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句“谁信屯僮”
【解析】 本题属于“理解常见古诗词”能力层级中的“理解B”。考查对诗歌内容、主旨及情感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包括主要人物、关键情节、诗人的情感态度等。在此基础上结合诗歌的注释和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答案】 译文:独自对着空房,愁思缠绕。燕儿怕这凄凉,归家不愿。却飞到花丛间,翻动着翅膀,又展转不宁。恼人的明月悄悄来到窗前窥视。待要进入闺房
秋夜凉风习习,淡淡的月光与稀疏的星星映照在清凉的露水之下。 一阵微风吹过,茉莉花几枝在屋檐下摇曳开放,散发着阵阵清香。 竹篱笆周围一片翠绿,曾经的回忆和往事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远去。 窗帘的影子被轻风吹散,叶丛中闪烁着点点萤火虫,它们自在地飞舞着。 译文: 秋天的夜空清爽宜人,淡淡的月亮和稀疏的星光洒落清冷的露水之中。 一阵微风拂过,几枝茉莉花在屋檐下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幽香。
【注释】: 1. 短檠(qíng)孤馆:指孤独的客馆,即旅店。 2. 锦幄(wò):华美的帐篷。 3. 温存:暖和、舒适。 4. 铅华:化妆用的铅粉。 5. 半在邯郸侠少家:一半妆饰被邯郸的侠士所取去。 6. 多情耽误:因为感情用事而误事。 7. 姻缘:男女婚姻。 8. 艰陌路:艰难的道路。 9. 马上墙头:骑马登上墙头。 10. 旧画楼:以前的画楼。 【译文】: 短小的灯台,孤独的旅舍;
遥汀疏柳,画舫兰桡沙岸口。小坐篝灯,堤外青骢嘶未曾。 黄昏有约,明月芦花无定着。茗碗香炉,十样蛮笺薛校书。 注释: 1. 遥汀疏柳:远处的沙洲上稀疏的柳树。 2. 画舫兰桡:装饰有兰花图案的船桨。 3. 沙岸口:岸边的水边。 4. 小坐:坐下来休息片刻。 5. 篝灯:点起篝火取光照明。 6. 堤外:堤坝外面。 7. 青骢:黑色的马。 8. 有约:约定了的事情。 9. 明月芦花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诗句解读: 1. 秋葵带露,红满窗纱蝉满树。 —— 秋天,向日葵上挂着露珠,红色花朵布满窗户纱帘和树上。 2. 不管闲愁,倚仗浮云度画楼。 —— 不去理会那些闲愁,依靠着飘动的云朵飞过了华丽的楼阁。 3. 雨丝风片,消受新凉深小院。 —— 细雨如丝,微风如片,我在这深深的小庭院中,感受着初秋的清爽。 4. 蝶过谁家
【解析】 此词写秋日忆旧情。首句描写了傍晚的景色,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第二句以人比景,点明了时间是在黄昏时分,而人又远去他乡,这既写出了词人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词人的孤独寂寞之感;三、四两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词人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远方情人的思念和眷恋之意。 【答案】 译文: 暮霭蒙蒙,夕阳西下,我在秋草之外,遥望着斜阳中的故乡。 我仿佛仍在梦中,梦绕天涯。不知是谁还在当垆第几家。
``` 西风暗换。秋到碧梧金井畔。 人立斜曛。望见家山一片云。 香闺病后。小槛疏兰花影瘦。 蟋蟀声催。似为多情宋玉来。 注释: - 西风暗换:秋风悄然而至,带来了季节的变换。 - 秋到碧梧金井畔:秋季的到来,使碧绿的梧桐和金色的井栏更加醒目。 - 人立斜曛:在夕阳的斜晖中站立,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 - 望见家山一片云:远眺家乡的群山,只见山色与天空连成一片。 - 香闺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