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飞声
以下是对《虞美人·越夕张宴于桥楼》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画楼月上群花醒。 - 画楼:美丽的建筑,通常指装饰华丽的楼房或亭台。 - 月上:月亮升起在天空中。 - 群花醒:花朵因月光而变得明亮。 - 诗意解释:明月升起,照亮了美丽的建筑和盛开的花朵,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生动和美丽。 2. 围住惊鸿影。 - 惊鸿:形容飞翔时姿态优美、轻盈若惊鸿。 - 诗意解释:月光下
菩萨鬘·花语楼夜起见月,悽然成调 银床梦怯风惊醒。冰纹簟卷鸳衾冷。何处唤游仙。人孤秋可怜。 注释:在花语楼上夜晚醒来时看到月亮,心中凄凉,因此作此曲。 妆楼铅粉歇。谁画眉梢月。月也忆当时。凄凉花一枝。 注释:妆容已卸,铅白的面靥也显得无色了,是谁在画我眉毛上的月影?月亮也似乎在回忆曾经的自己
【注释】 1. 丁字帘:指竹制的帘子,因帘上刻有丁字形而得名。 2. 目乍成:形容眼睛突然明亮。 3. 手抛蝉翼晚妆停:用蝉翼比作化妆用的薄纱,比喻女子的妆容。 4. 代收鸾镜索调筝:用鸾镜(一种镜子)和调筝来比喻男子与女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5. 压帐钩痕无月印:指床上的帐钩没有留下痕迹,表示女子已经睡去。 6. 隔窗花语有人听:指窗外的花在夜里开放并发出声音,好像有人在倾听。 7.
【译文】 轻衣小扇的美人如玉,箫声在秋云中飘落。何处问良宵?烟波中的二十四桥。 桥头秋露寒凉,脉脉芳心警惕。待按玉珑璁。知卿是小红。 注释: 1. 轻衫小扇人如玉:形容女子穿着轻薄的衣服,拿着小小的扇子,就像美玉一样晶莹剔透。 2. 箫声吹堕秋云绿:箫声悠扬,仿佛能将秋天的云朵吹成绿色。这里的“绿”可能是指秋天的色彩,也可能是用来形容箫声的优美。 3. 何处问良宵:哪里去寻求美好的夜晚
【注释】 1.高阳台:词牌名。又名“玉楼春”、“红蔷薇”等。双调,六十六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五仄韵。有前后段之分。 2.今世为花:意谓今生是花。 3.月:指前生。 4.十二红楼:泛指豪华的妓院。十二,泛指多。 5.春阴:春天的阴霾,即春雨。 6.重帘蝶梦:比喻情事缠绵,如同蝴蝶梦一般难解难分。 7.弹醒:弹奏乐器以使人清醒或醒来。 8.悄回头:悄悄转身。 9.华年:指美好的年华。 10.瑶华公子
【注释】 麝墨:用麝香制成的墨水。研:研磨,把砚台磨得平滑。银管:指银笔管。鹅经:鹅字的经文。侧理:指书法的一种方法。分:划分。阑(lán)上、下:指纸的上下部分。连环印:用印章盖在纸上成连锁的形状。钤(qiān):用刀刻。小字:指小楷字体。银鹦:指鸟形的印章。 【赏析】 这首词为咏物词,是一首咏砚的佳作。上阕写砚的制法和外观特征;中阕写砚的功用和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下阕写自己对砚的感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辨析。“玉蓉楼”是词人任所职官的府第,故称“玉蓉楼”。《玉芙蓉》为唐教坊曲名,《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玉芙蓉》,商调曲。”《玉芙蓉楼记》:唐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于杭州建楼,号《玉芙蓉楼》。后为白居易所居。白居易在诗中描绘其景曰:“楼观玉芙蓉,高百尺余,望之如云霞间露,烟涛里树,不可具状。” 【答案】 (1)不分玉楼双凤:指词人在玉蓉楼与友人欢饮
浣溪沙 碧蕹芳塘泊画船。酒楼同赴看花筵。泥人私语凭香肩。 一扇歌云凉似水,半帘春月暖如烟。红阑干外促归眠。 注释: 1. 碧蕹(féng):荷花的别名。 2. 芳塘:美丽的池塘。 3. 画船:用彩绘装饰过的船。 4. 酒楼:指饮酒作乐的高楼。 5. 泥人私语:指美人低语情话。 6. 凭香肩:靠在美人的肩膀上。 7. 歌云:歌声飘荡在空中如云朵般轻柔。 8. 半帘春月:半扇窗帘映照着春天的月光。
虞美人 · 虹桥仙馆观武彝 虹桥木,从兄伯澄郎中属题 岩阿不秘神功迹。连理同珍惜。玉符金简渺难寻。犹认随刊辛苦八年心。 幔亭张乐群仙聚。记踏鳌梁背。涂山神女不曾知。飞落人间多恐种相思。 【注释】 虹桥:指桥名。 伯澄:即李伯澄,作者的堂弟。 岩阿:山岩。 秘:隐瞒,保守。 连理枝:两棵树的树枝连在一起,比喻恩爱的夫妻或恩情相投的人。 玉符金简:古代帝王用以颁赏有功之人的令牌和书札。玉符
齐天乐 绮寮罢宴桃花底,虹船夜深偷返。嚼曲含香,弹筝送月,重理红妆相会。金尊待劝。算一片柔肠,博伊情愿。艳想秾愁,为卿忘却旧莺燕。 氛氲兰气未散。怕轻移凤镜,花影零乱。银烛凄烟,钿笼弄雪,消得风丝香软。良宵苦短。对曲曲屏山,酒醒春远。护住梨魂,晓寒帘慢卷。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写女子对情人思念的情景,来表现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绮寮罢宴桃花底”起句即点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