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飞声
【注释】 ①摸鱼儿:词牌名。又名“楚天遥”、“万水千山”、“无闷”、“渔父”。双调,六十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②荡湖船:泛舟湖上的小船。 ③占尽烟水:指在湖中划船。 ④东风无赖:东风无情。 ⑤银蟾:明月。 ⑥圆照人初醉:月光洒满湖面,映照着船上的人,使人陶醉。 ⑦深杯劝未:酒杯里斟满了美酒。 ⑧珠娘:美女。 ⑨琵琶遮面:女子用琵琶遮住面孔。 ⑩香影度帘低:女子的香气和身影随着微风飘进帘子
诗句: 月照红珊枕,风摇白玉珰。钩声惊破梦痕香。偷见夜深衣薄,皓腕剔银釭。 栖凤帘垂地,描鸾镜倚妆。画楼疑是郁金堂。记得楼头窗外锁银塘。 记得银塘露下,花底睡鸳鸯。 译文: 月光洒在红色的枕头上,微风摇曳着白玉般的耳环;耳环的响声惊醒了梦中的香气。我偷偷看见夜晚很深时,她穿着单薄的衣服,白皙的手腕拨动着银色的灯盏。 栖凤帘垂下地面,描鸾镜倚靠在妆台旁。那座建筑好像是一座豪华的宫殿
【注释】: 一枝春·十二月六日偕姬人登隔山探梅。日暮刺船烟水中,鬓影衣香,画入明镜,白云翠黛,竹外窥人 1. 隔山:山名。 2. 簪(zān):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饰。3. 日暮:天色已晚。 4. 刺船:划着小船。 5. 鬓(bìn)影、衣香:指自己的容貌和香气。6. 画入明镜: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映在镜子里一样。7. 翠黛:指女子的眉毛。 8. 竹外窥人:在竹林外偷看人。9. 自倚长调
【注释】蓝桥驿畔:古代传说中通往月宫的一座桥梁。初见云英:首次遇见云英。红烛寻春:用红烛点着,寻找春天的情趣。绮楼坐月:在华丽的楼阁上赏月。秾愁艳语:情思浓重的言语和行为。谱入鹅笙曲:将那些情意绵绵的话和行为谱入《鹅儿曲》。曲曲红桥垂柳树:长长的柳树弯弯地垂下来。垂柳如烟:柳枝像烟雾一样轻轻飘动。画出鸳鸯浦:好像画上了一对鸳鸯。记得那人花里住:记得那男子住在花丛之中。银筝弹落桃花雨
诗句释义: 1. 记蘋边话雨,和新词、分擘小银笺。恰兰膏、半剪乌丝,减字调仿金荃。比似黄河争唱,按拍付婵娟。一夕红楼上,花笑当筵。 注释:记下蘋边的雨谈,和新的词作,分别放在小银笺上。刚好用兰膏和半剪的乌丝来模仿金荃体。比得上黄河的歌声,在拍子的伴奏下,如同婵娟一样动听。一夜之间,我在红色的楼台上,看着花儿笑对着我。 2. 底事倦游词客,甚江湖载酒,闲却年年。忆坠欢如梦,心住白鸥边。羡刘樊
摸鱼儿·罗秋浦明经丈属题云根老屋图,时约游罗浮 【注释】: 罗秋浦:地名,今属江西省。 明经:科举时代指通过乡试后,再经过会试,取得进士资格的人。此处指作者的朋友罗秋浦。 丈:对别人的尊称。 云根:即云雾缭绕的山崖,也泛指山峰。 “山十幅”:指《山海经》中记载的有十大山脉,此指罗秋浦所居之山。 出岫:山峰高耸入云,形容山峰秀丽挺拔。 暝:天黑。 瓮酒:陶制的酒坛。 珊洲上:地名,今属广东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时,需从诗的标题、注释和词人情感入手,然后理解诗句意思并结合注解进行赏析,最后概括作答。 “凉露湿烟莎,明月扬波”意思是:清冷的露水打湿了烟雾般的草沙,皎洁的月光在江中荡漾。这两句描写了作者在江边楼台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我欲乘风何处去?磨剑天河。”意思是:我要乘风远去,到哪呢,到天河那里磨剑吗
【诗词原文】: 临江仙 · 丹徒尹彦孙太守子龙章卒,妇陈氏遗诗一首殉焉。太守出示遗诗,敬题其后 无复同生应共死,人间化石心坚。灵车那肯驻重泉。遗诗悲绝命,慧业并生天。 为报而翁贤太守,佳儿佳妇堪传。不愁精卫海难填。旌题褒节烈,祠宇荐兰荃。 【注释】: 1. 丹徒郡: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县一带。 2. 尹彦孙:人名,字子龙章(?~?),生平未详。 3. 遗诗:夫人陈氏所写悼念丈夫的诗。 4. 无复同生
扫花游·叶南雪户部丈招同诸词人集越华讲院观户部手摹陈其年先生填词图即席谱此 玉梅劝酒,爱坠粉池台,暗香飞满。翠帘乍卷。继西园韵事,石林清宴。画㡧书床,要与词仙共款。锦波软。衬一角夕阳红上蕉院。 湖海人未远。认拂拂霜髯,笑拈银管。绿么细按。怕歌起艳情,紫云偷怨。倩影传神,妙笔重摹粉绢,旧题遍。付尊前钿箫吹缓。 注释: 1. 玉梅劝酒:用玉制的酒杯敬酒。 2. 爱坠粉池台,暗香飞满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各个选项的内容来分析正误。“肃拜仰须眉”,这是诗人见到坡仙时的情景,他恭敬地行礼并仰望着坡仙的须发。“笠展图披”,这一句表明了坡仙正在展开他的画卷,而“命宫磨蝎并昌黎”则是说坡仙的画中既有北斗七星,又有南岳衡山,同时还有一只大虫在吞食太阳。“幸有解禅天女在,诵偈相随”,这是说幸好有一位懂得禅理的仙女在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