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飞声
注释: 减兰:词牌名,本为曲牌名,后用作词牌。粤东词钞续编:指清代诗人陈维崧的《粤东子夜词》续集。书:刻成。黄金镌艳笔:指用金字镌刻的艳丽的词句。悱恻苍凉:悲怆、凄凉。华鬘即醉乡:美丽的发髻(华鬘)就像醉人的酒乡。慧业心灵都不死:智慧和才能的精神永不消亡。击碎珊瑚:用剑将珊瑚击碎。十丈苍虹出草庐:形容雄才大略的人从草屋中崛起,如同一条十丈长的苍龙。 赏析:
念奴娇 · 癸巳九月余游宝安 【注释】: 1. 癸巳:指宋宁宗嘉熙元年(1237)。 2. 九月:指词人于九月初至宝安游览。 3. 子寿上舍园中:指张子寿的住宅,其地种花植果,环境幽雅。 4. 心舸哲弟子勉、子才两茂才相与题花角酒:指李心传在张子寿家宴饮后赋诗留念。 5. 杨廉夫之醉玉山:指杨万里醉酒后写的《玉山》诗。 6. 珊浦波光:指罗浮山。 7. 长调:词牌名,此处指此词。 【译文】:
【注释】 1.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大江东去”等。本调以欧阳修《念奴娇·赤壁怀古》为正体,双调一百零九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此篇与《满庭芳》前后阕字数相同,但上下片句数不同,故不选为正体。 2. 自题:自己题写的。所藏:收藏。横波夫人:东晋王献之妻,善书法。 3. 香草:指兰,古人常用香草喻君子。前朝:指宋朝。 4. 眉楼金粉:女子的眉毛和脸上的脂粉。 5.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解答时既要结合诗歌进行概括,又要借助相关注释和提示语来分析。 此诗为作者梦游月宫所见。开头三句写梦境:梦中被“桃根”“桃叶”招引至一处世外人家。这几句诗中,“桃根”和“桃叶”是《桃花源记》中的人物。他们热情邀我到桃花源中一游,但这里却有一番新意,因为桃花源不是人境,而是仙境;桃花源也不是人间的桃源,而是天庭所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别离的画面,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青山 那似家园好 —— 青山象征着家乡的美,让人想起家中的温暖和舒适。 离愁画与君知道 —— 离别时的忧愁如同画作一般,被深深地刻画在了心中。 山外短长亭 —— 山外有一座长亭,代表着离别之地。 年时送别程 —— 每年这个时候都会送别,意味着离别的频繁和时间的积累。 白云吹不动 ——
卜算子·雨夜书寄 忆共倚纱窗,消受花前语。分得茶瓯剩口脂,一笑心相许。 今日掩纱窗,独自听春雨。万劫千生握手难,除是情天住。 此诗为潘飞声所作《卜算子 · 雨夜书寄一首》。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场雨夜中的孤独与相思,通过对雨滴、茶油和春雨的描写,表达了对远在他乡的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深沉,意境优美动人。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诗句解析: - “忆共倚纱窗
诗句译文: 极浦的烟雾轻轻摇曳,一片朦胧。深秋的林中鸟鸣声声,仿佛在唤醒新的一天。雨后山寺的层层古塔显得更加肃穆而庄严。曾经是昔日歌舞的地方,如今只剩霸图消逝与暮钟声相伴。木棉红艳如火,绽放出越王城的壮丽景色。 赏析: “极浦蛮烟一抹清” 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边景象,极浦边上淡淡的烟雾如同一抹清水般清澈。 “啼鸪深树唤新晴” 则通过啼叫的鹧鸪和深秋树林的声音传达了一种对新日的向往和期待。
【注释】 1.鹅潭:在今江西新干县,赣江中游。 2.杏庄:在今江西新干县城南,有一座小山,山上有杏林,因此得名。 3.旖旎春华:明媚美好的景象。 4.泛湖槎:泛舟江湖。槎,船木。 5.三万轴:指书籍很多。 6.把卷(juàn)看花:指手执一卷书边赏花。 7.松陵:地名,在今江西新干县西。李白曾游此,作诗留别友人。白石:即白居易,字乐天。唐时人称其为白傅。 8.醉拨铜琶:指喝酒到醉意朦胧之时。拨
【注释】 浣溪沙·七夕 七夕:即七夕节,农历七月七日。 隔著帘栊望鹊桥。 隔著:隔着;栊(long):窗户;望:眺望。 碧天银汉夜迢迢。 碧天:青天;银汉:银河,又称天河、星河,传说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地方;迢迢:远。 玉笙声里可怜宵。 玉笙:玉笛。 半臂风痕凉印月。 半臂:指上身穿着的单衣。风痕:风吹在身上的印记;凉印月:清凉地映在月光中。 四厢花影下如潮。 四厢:四方;下如潮:像潮水一样漫溢。
菩萨鬘·小盆莲叶大如钱菩萨鬘,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一首词。此词写一位歌女为取悦其情郎而作的曲子。 菩萨鬘·镜台缩照凌波影。冰壶夜洗红妆靓。娇亸瘦腰偏。知卿字小怜。 镜台,古代妇女梳妆台上的镜子;缩,形容女子婀娜多姿;凌波仙子,传说中在水上翩翩起舞的仙女;冰壶,形容女子肌肤白嫩晶莹;红妆靓,指女子浓艳的妆容;娇亸,指体态轻盈柔美;瘦腰偏,指女子身材苗条;知卿字小怜,指你字写得小却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