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
【注释】 志远法师挽辞:为志远法师写的哀悼词。梁补阙:即梁简文帝萧纲,字大成,南朝梁元帝长子,武帝第三子。梁简文帝曾撰《金楼子》,并作《感知己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悼念他的老师志远法师的。此诗以凄婉哀伤的笔调,表达了作者对志远法师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联“寂寞湖边寺,荆溪目已瞑。”写景,写出了作者的孤独、凄清。“目已暝”说明夜已深了,而志远法师仍在孤灯下苦读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的内容大致浏览一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就诗中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进行分析理解,最后用简洁的语言将其概括出来。此题要求赏析“城中尘没眼,愁思满归轩”两句,这两句的意思是:城中的尘土遮住了我的双眼,满心的忧愁涌上心头,我只好回到我的书斋。 【答案】 译文:苍莽的山路穷尽了山寺,萧森古寺的门紧闭着。深夜里梦见深殿里的明月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细致地把握诗句的含义,理解并掌握相关的文学知识,然后依据内容和情感的表达,具体分析作答。首先读懂了题目中的“秋园无艳色,特地起西风”这两句,就不难得出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诗人以秋园之景为题,写出了秋园的景色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再结合题目“和纯甫”,可以推断出这是一首咏物七绝。从题意来看,这首诗写的是菊花
【注】惠山泉:无锡惠山的泉水。 【赏析】这首诗写惠山泉的品饮和感受。诗的前四句写惠山泉之出,第五六句写惠山泉之味,最后两句写品茗的感受。 一、二句:“封寄晋陵船,东南第一泉。”晋陵是江苏常州一带,这里指太湖,太湖在江南,所以叫东南第一泉。这两句是说把惠山泉装进瓶中,封存寄给了晋陵(今江苏常州)人,说他是天下第一流的好泉水。 三、四句:“出瓶云液碎,落鼎月波圆
途中寄纯甫 诸友分携地,重阳欲近天。 共谁搴菊蕊,独立忆梅仙。 对饮乖今日,伤离似去年。 佳山足吟赏,应自有新篇。 注释与赏析: 1. 诸友分携地:指朋友们各自离开。 2. 重阳欲近天:重阳节即将到来,意味着秋天的临近。 3. 共谁搴菊蕊:共同采摘菊花,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收获的喜悦。 4. 独立忆梅仙:独自站在高处,怀念梅花的高洁。 5. 对饮乖今日:今天无法一起饮酒,因为大家都在不同的地点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诗句解析: - “花日金相照”:形容菊花在阳光下金光璀璨,如同金子般闪耀。 - “条风翠竞翻”:形容秋风扫过,菊花随风摇曳,翠绿色彩翻滚。 - “谁言羞晚艳”:反问谁还说晚开的菊花害羞呢?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晚菊的赞美,认为它们并不比早开的菊花逊色。 - “自喜胜孤根”:诗人对自己能在异乡扎根生长感到自豪。 - “客土深培力”:在异国他乡辛勤培养
【注释】 晨兴事行役:早上起床办事。晨兴,清晨起床,即起早;事,办事务;行役,出行,指出外办事。 寸禄:微薄的俸禄。 扑面风霜紧:迎面吹来的是凛冽的寒风和霜气。扑面,迎面,形容冷风刺骨,寒气逼人。 隔林鸡犬鸣:隔着树林里的鸡鸣狗叫。 遥天分淡色,残月露微明:遥望天空,天边只有淡淡的颜色;残月挂在天边,月光从云层缝隙中透射出来,显得微弱。 便欲投簪去,无田可力耕:想要抛掉官帽,回家种田去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然后分析诗句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以及这些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本诗是诗人离任杭州后,到义军营垒中题咏的七绝。全诗以景起兴,写东阳山水之胜,点出义军的地理位置。接着写义军营地的自然环境:晴峰露骨,古树如屏,鸟声人语,相映成趣。末二句抒发自己的情怀,说自己生性爱好幽静,常常梦想进入禅房,而义军营垒正好提供了这种环境
挺山道中早行有感二首注释: - 山驿孤灯尽:山中的驿站没有灯火(意味着夜晚),灯光已经熄灭。 - 霜天片月低:霜冻的天空中,月亮显得很低。 - 还家人自喜:回到家的人身上流露出喜悦之情。 - 恋枥马频嘶:依恋着马,不停地叫唤。 - 野水分微白:野外的水呈现出淡淡的白色。 - 巢禽惊稳栖:巢中的鸟儿因为受到惊吓而惊慌地停留在窝里。 - 前村应曙色,依约数声鸡:前面村庄的曙光渐渐显现
晚登至德上方偶书短篇呈山主云公 城市隔半舍,好山宁在深。 乱云归别坞,落日照疏林。 能解外缘缚,始坚安住心。 冠裳方我诱,漫作爱山吟。 注释: 1. 城市隔半舍:城市(城)与住所(舍)相隔一半距离的意思。 2. 好山宁在深:美好的山峦难道不在深处吗?宁,难道;深,深山。 3. 乱云归别坞:混乱的云彩归向了另外的山谷。 4. 落日照疏林:夕阳照耀下,稀疏树林显得格外清幽。 5. 能解外缘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