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浚
【注释】君:指征夫。船上,即“行船”。去:离开。妾:指妻子或丈夫的爱人。目送帆飞:眼望着帆飞向远方。江空:指江水空阔,远望不可见。人去远:指丈夫已经走远,看不见了。犹自立残晖:仍自留立在落日余晖中。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写送别之苦情的诗。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场面:丈夫乘船离去,自己站在岸边目送丈夫的船帆驶向远方,直到看不见。后两句写送别的心理:江上空旷,人已远去,但自己仍然立于江边
【注释】 重阳节,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节。白衣,指代隐士,诗人在这里指的是隐居山中不问世事的高士。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写重阳佳节对友人的思念。开头两句“寂寞重阳节,篱边菊未开”,点明时间是重阳节,但天气已很寒冷,没有菊花开放。第三句“倚门空怅望”,说诗人站在门前,眺望远方的群山,但见不到他的朋友,心里非常惆怅。最后两句“不见白衣来”,说连隐士也不见了。全诗以景起结
江行 缓步沙头散晚愁,行随流水向东流。 山吞落日红垂没,树接飞云白暂留。 暝色入林天向夕,凉风飘叶景初秋。 闲中却忆沧浪叟,高卧忘机对白鸥。 译文: 在沙洲上缓缓步行散去一天的忧郁,随着流水向东流淌。 山峰吞没了夕阳,红色的余晖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树木连接着流动的白云,暂时停留在天空中。 夜色渐渐降临,树林中的光线暗淡下来,初秋的气息随着凉爽的微风飘荡。 闲暇之余想起了那位沧浪叟
【题解】 《题扇面小景寄乡友》为王之涣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写了一幅静谧的江上景色图:远山、近树,以及在江面上缓缓航行的黄龙和青雀舰。 【注释】 1. 远树平连野:远处的树和田野连接在一起,形容景色十分宁静。 2. 微云低度山:轻轻飘动的白云正掠过青山。 3. 黄龙青雀舰:黄色的龙纹和青色的鸟纹装饰着的舰船。 4. 不似钓舟闲:与垂钓用的小船悠闲的样子不同。 【译文】 遥远的树木一直延伸到原野
【注释】 骨:尸体。巳:指时日。成边土:指死后葬于边地。遗恨:遗留的憾事。冢:坟墓。草青青:指墓上长满了青草。 【赏析】 《明妃曲》是一首乐府诗。据《汉书.外戚传》:孝文帝时,匈奴王冒顿单于多次入侵汉朝边境,汉元帝派王昭君(字嫱,原籍晋阳人)出嫁与匈奴呼韩邪单于和亲,并送其“骏马”十匹、“锦缎”百匹及“解忧公主”之号。王昭君出塞,临行前,汉宫歌舞妓李延年为她作了一首《佳人篇》,她依声填词
【注释】 岁暮:一年的结束。 风霜劲:寒风凛冽,霜雪交加。 路长山水多:指路途遥远,山水众多。 闻郎驾船去:听说你乘船而去。 愿作楚江波:愿做江上的波涛,随船而去。 【赏析】 这是一首思妇的闺怨诗。诗中通过“风霜”“山水”等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悲愁,而“路远水阔”则更增添了诗人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全诗意境高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丈夫深深的思念与牵挂
秋风 客人在异乡,没有一点悠闲自在。 突然树梢传来风声,令人心旷神怡。 倚窗频频侧耳聆听,思念故乡之情无穷无尽
悼亡 芙蓉肌骨绿云鬟,伤别伤春更万端。 去日渐多来日少,别时容易见时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沧海扬尘泪始干。 无可奈何花落去,五更风雨五更寒。 注释: 芙蓉:荷花;肌骨:肌肤;绿云鬟:黑发如云;伤别伤春:悲伤离别和春天的凋零;去日:逝去的日子;来日:到来的日子;别时容易见时难:分别时容易,相见时却很难;沧海:大海;扬尘:飞扬的沙尘;五更风雨五更寒:五更时分的风雨更冷。 赏析:
悼亡 一别音容两渺茫,不堪端坐细思量。 云收雨散知何处,燕语莺啼亦可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我怜贞白重寒芳。 愁来欲奏相思曲,只恐猿闻也断肠。 注释: 1. 一别音容两渺茫:指与亡妻离别后,她的声音和容貌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 2. 不堪端坐细思量:形容心情悲痛,无法静下心来思考任何事情。 3. 云收雨散知何处:形容天气转晴,云彩消散,雨滴消失的地方在哪里都难以辨认。 4. 燕语莺啼亦可伤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满城风雨送重阳” - 注释:在这一天,城里到处都是雨和风,似乎都在为重阳节的到来而忙碌。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节日气氛浓厚的画面,通过天气的描写来衬托节日的盛大和热闹。 2. “不独蜂愁蝶巳忙” - 注释:不只是蜜蜂和蝴蝶忙碌,连它们也感到了节日的压力。 - 赏析:这里的“蜂”“蝶”象征节日中的繁忙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繁忙氛围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