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肌骨绿云鬟,伤别伤春更万端。

去日渐多来日少,别时容易见时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沧海扬尘泪始干。

无可奈何花落去,五更风雨五更寒。

悼亡

芙蓉肌骨绿云鬟,伤别伤春更万端。

去日渐多来日少,别时容易见时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沧海扬尘泪始干。

无可奈何花落去,五更风雨五更寒。

注释:

芙蓉:荷花;肌骨:肌肤;绿云鬟:黑发如云;伤别伤春:悲伤离别和春天的凋零;去日:逝去的日子;来日:到来的日子;别时容易见时难:分别时容易,相见时却很难;沧海:大海;扬尘:飞扬的沙尘;五更风雨五更寒:五更时分的风雨更冷。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长信秋词五首》中的第三首。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深的哀愁和无奈。

第一句“芙蓉肌骨绿云鬟”,用荷花的肌肤和绿色的发髻形象地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女子深深的怀念之情。

第二句“伤别伤春更万端”,表达了对离别和季节变化带来的伤害的深深感慨。这里的“万端”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和季节变化的复杂情感。

第三句“去日渐多来日少,别时容易见时难”,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分别时的短暂美好,以及重逢时的困难。这里的“去日”和“来日”分别代表着逝去的时间和未来的希望,而“别时容易见时难”则表达了离别时的轻松和重逢时的困难。

第四句“春蚕到死丝方尽,沧海扬尘泪始干”,以春蚕和沧海为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之情。这里的“丝方尽”和“泪始干”都表达了泪水已经流尽、生命即将结束的意思。

最后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五更风雨五更寒”,表达了无法改变的命运和命运带来的寒冷。这里的“无可奈何”和“五更风雨五更寒”都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于寒冷天气的畏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